1.综合题- (共2题)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朝代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
(1)材料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这个伟大的工程对于沿岸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
(2)图一是什么生产工具?图二又是什么生产工具?请写出图三陶器的名称。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是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三倍多。
﹣﹣朱绍侯编《中国古代史》
(3)材料三和材料四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哪一朝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海外贸易繁盛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统治者根据政治形势进行政策调整、制度创新,加强皇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竟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科举制开创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说科举制是公平的制度?
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
材料三: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物产丰富,风俗醇厚)
(3)材料三中的“上”指的是谁?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四: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蔡襄《端明集》
(5)材料四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什么样的国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各答一条,两点即可)
材料五: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日:“中书省”,本兵者日:“枢密院”,主弹到者日:“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6)元朝实行这种制度在中央设立的管理行政的机构是什么?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2.选择题- (共17题)
A.隋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
A.金灭北宋![]() | B.辽灭北宋![]() | C.西夏灭北宋 | D.蒙古灭南宋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A.秦朝 | B.宋朝 | C.隋朝 | D.汉朝 |
A.![]() |
B.![]() |
C.![]() |
D.![]() |
A.苏轼 | B.李清照 | C.岳飞 | D.辛弃疾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