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1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4

1.综合题(共2题)

1.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朝代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

(1)材料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这个伟大的工程对于沿岸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二:

(2)图一是什么生产工具?图二又是什么生产工具?请写出图三陶器的名称。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是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三倍多。

﹣﹣朱绍侯编《中国古代史》

(3)材料三和材料四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于哪一朝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海外贸易繁盛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2.

   中国古代,统治者根据政治形势进行政策调整、制度创新,加强皇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竟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科举制开创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指出,为什么说科举制是公平的制度?

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

材料三: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物产丰富,风俗醇厚)

(3)材料三中的“上”指的是谁?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四: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蔡襄《端明集》

(5)材料四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什么样的国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各答一条,两点即可)

材料五: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日:“中书省”,本兵者日:“枢密院”,主弹到者日:“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6)元朝实行这种制度在中央设立的管理行政的机构是什么?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2.选择题(共17题)

3.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4.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5.
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朱元璋
6.
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西夏灭北宋D.蒙古灭南宋
8.
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阿骨打建立金
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9.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0.
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1.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B.宋朝C.隋朝D.汉朝
12.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苏轼
B.汤显祖
C.马致远
D.关汉卿
13.
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戚继光抗倭
14.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15.
下列的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了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D.文化繁荣
16.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学习研究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
17.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②战国七雄 
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④宋金南北对峙。
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③④
18.

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

19.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