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3月联考七年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5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0

1.综合题(共1题)

1.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维持了约130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候,世家大族子弟凭靠家世背景“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以前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了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一批有才能的人被选进政府担任各种官职。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即位前后选拔官吏的标准有何不同?
材料二 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
(2)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皇太后(10月自立为皇帝)亲自主持考试,于神都紫微城洛城殿策问贡士,各地精英云集神都洛阳,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殿前试人自此始,这次考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材料三中的皇太后是谁?她完善科举制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北宋在削弱武将兵权的同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科举入仕成为宋代官员的主要来源。读书人出身的文官地位不断提升,甚至形成了文臣统兵的格局,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4)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谁?材料四是宋朝哪一政策的体现?该政策推行有何作用?
材料五  16至17世纪,传教士把中国的科举制介绍到欧洲,英法的不少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到19世纪末,政府规定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英国渐渐形成了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
(5)根据材料五指出,英国文官制和中国科举制相似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2.选择题(共8题)

2.
唐朝时期,我国书画艺术成绩斐然。下列不属于唐代书法名家的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欧阳询
D.柳公权
3.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4.
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
A.元昊B.耶律阿保机
C.寇准D.石守信
5.
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B.西夏
C.金D.后周
6.
澶渊之盟规定:……每年向……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此盟约的双方是(  )
A.南宋与辽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北宋与西夏
7.
假如穿越到北宋,在它的军队中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A.加强禁军力量
B.防止武将专权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提高文人地位
8.
“千秋疑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其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哪个朝代的建立有关(   )
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
9.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