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4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7

1.综合题(共2题)

1.
读图明史。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十分精美,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材料三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宋代社会哪些行业的盛况?
(2)材料三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一地区?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3)与我国以前的朝代相比,南宋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什么?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派兵灭亡东突厥,后唐朝又灭西突厥,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回纥、南昭的首领接受唐朝的册封,吐蕃与唐通婚,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交流。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原先进入到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同汉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皆称“汉人”。另一方面,是各民族共存但不一定融合,如蒙古人、汉人等的分别和隔离;或者是融合与并存同在,如来华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同中国的汉人、蒙古人、畏兀儿等长期杂剧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唐朝和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民族融合的史实?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何特点?

2.选择题(共6题)

3.
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  )
A.吴道子——画圣B.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C.阎立本——《天王送子图》D.唐太宗——《秦王破阵乐》
4.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应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
A.对祖国统一的渴望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D.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5.
下列历史现象与商品经济天关的是(  )
A.“瓦子”B.“交子”C.《清时上河图》D.行省制度
6.
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
A.宣政院B.安西都护府C.西域都护D.澎湖巡检司
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形成于元朝的新民族是 (  )
A.苗族B.回族C.满族D.壮族
8.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