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4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完全占据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行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比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可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的什么政权?
(2)材料二说明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3)上述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在哪些方面仿效“汉法”?这些仿效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劵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中记述的“信用劵”“纸币”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2)由材料分析,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2.选择题(共15题)

3.
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4.
与“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这两个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杨坚B.李渊C.朱温D.赵匡胤
5.
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
A.控制军权B.削弱相权C.强化君权D.集中财权
6.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 )
A.重武轻文B.重农抑商C.重视教育D.重文轻武
7.
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多元文化碰撞交融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国家建立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8.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北宋与辽对峙B.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西夏议和D.南宋与金对峙
9.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10.
(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知识分子地位提高B.商人的地位提高
C.城市文化生活丰富D.节日的热闹景象
11.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句话中的“此城”指的是今天的(  )
A.西安B.北京C.杭州D.开封
12.
如图反映的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说明我国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3.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回族形成③编写《农桑辑要》④建立行省制度(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4.
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各国举行了纪念他戏剧创作700周年的活动。他的代表作是( )
A.《西厢记》B.《青天歌》C.《窦娥冤》D.《满江红》
15.
北宋时期,开创一代词风,词风豪迈奔放,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的是( )
A.苏轼B.柳永
C.李清照D.辛弃疾
16.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是( )
A.《西行漫记》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封神演义》
17.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上述诗句真实地反映了
A.隋朝的疆域辽阔
B.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C.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D.唐朝盛世辉煌景象

3.填空题(共4题)

18.
916年,-----------------------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政权。
19.
-----------------------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20.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元朝推行重农政策,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
21.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