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县新星城南学校2019届九年级第六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021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7

1.综合题(共3题)

1.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二 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
材料三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3)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
   五四运动影响中国的历史发展,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材料一能够反映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
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3.
   ***的诗词像浪花一样时时以最近切的距离随社会革命的波涛而跳跃。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
(1)***在井冈山地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2)材料二中导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红军“远征”途中发生的被称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哪个历史事件最终使红军实现了“远征”的“尽开颜”?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材料三“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胜利有何重大影响?

2.选择题(共13题)

4.
下面的表格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某个单元的课文内容。根据你的学习,与右面目录相关的单元标题应该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魏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5.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A.无徽不成商
B.扬一益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潮广熟,天下足
6.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内阁制
7.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8.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康熙帝
9.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 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
10.
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
11.
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有了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但是具有诱发作用的鸦片故争往往被确定为中国进入近代的起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的规模大时间长
B.中西方之间开始文化交流
C.中国出现近代化生产方式
D.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12.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废除丞相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   
A.国民革命军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年D.解放军
14.
***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A.遵义会议的召开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的胜利D.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
15.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6.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A.商朝、秦朝、三国B.隋朝、唐朝、元朝
C.商朝、唐朝、明朝D.秦朝、唐朝、十六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