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综合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5019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综合题(共3题)

1.
改革和变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此材料是什么改革的内容?
(2)此改革有何影响?
(3)明君推动社会的进步,暴君导致王朝的灭亡,列举一个我们学过的暴君?
2.
材料“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著有一书,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
请回答:
(1)这位农学家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
(2)他著有什么书?
(3)这部书有何重要价值?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

2.简答题(共1题)

4.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
(2)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他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3.选择题(共3题)

5.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6.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
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
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7.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C.促进了封建化进程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