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材料三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均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1)根据材料一的四幅图片,概括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说出“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图5、图6所代表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材料三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均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
材料五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1)根据材料一的四幅图片,概括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说出“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图5、图6所代表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2.选择题- (共17题)
2.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 图①反映了周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B. 图②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C. 图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
D. 图④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8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 图①反映了周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B. 图②中的发明对航海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C. 图③反映了宋代活字印刷技术的高超水平
D. 图④中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8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
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
B.军机处效率低下 |
C.宦官易于听从皇帝命令 |
D.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 |
4.
易中天总结道: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下选项不适合“中央集权”这一主题的是( )
A.(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
D.(郑成功)“开辟荆棘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5.
某校学生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
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C.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 |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
7.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植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据此判断李鸿章认为抵抗外来侵略的措施是
A.机器制造,主张机器也可以用于民用工业 |
B.筹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C.武器制造,主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
D.创建海军,加强中国海防,抵御外侵 |
8.
***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 |
B.黄埔军校的建立 |
C.国共两党的合作 |
D.国民政府的成立 |
9.
《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这首歌歌唱的是
A.平型关战役 |
B.台儿庄战役 |
C.百团大战 |
D.淞沪会战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11.
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二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出于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
C.“大跃进”的需要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
12.
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互助组 |
B.农业合作社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人民公社化 |
14.
(2015新疆乌鲁木齐)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法制的先河。下列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②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③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④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②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③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④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5.
“在1885-1890年的短时期内,棉纺厂就从20个增加到30个,纱锭也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也增加大约8倍。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一个棉纱出口国。”这一材料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 B.文明开化的影响 |
C.殖产兴业的成效 | D.对外扩张的结果 |
16.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材料强调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A.国家利益 |
B.意识形态 |
C.地缘政治 |
D.社会制度 |
17.
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
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从史实来看
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从史实来看
A.①②都正确 | B.①②都错误 |
C.①正确②错误 | D.①错误②正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