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昆明八中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500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3

1.综合题(共3题)

1.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哪一事件?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同迷信进行斗争的人是人类的恩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摘自《伏尔泰语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请举出两例受此观点影响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3)材料三中的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在其科学理论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什么?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什么?为将中国“引到光明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摘自班固《汉书食货志上》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该改革对秦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就职美国总统后,他开始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信用;让农民缩减大量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工业复兴法》;新建公共工程,养活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篇现代史(上卷)》

(2)材料二反映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个事件?该事件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地方和中央政府经过讨论决定采纳“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在这个制度下,土地仍然是公有的,但每个农户得到一块田地用于耕种,并与公社的生产队或经济合作社签订一份合同。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3)材料三所说的“这个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实行产生什么作用?
(4)综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3.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代民主政治之顶峰。它关于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决策采取多数决定原则,崇尚法制的精神,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史实材料,也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最早的基础,虽然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在很狭小的范围内实现的,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一种形式。

——摘自李琼《浅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时的执政官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材料二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材料三: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11日下午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颁布的?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2.选择题(共20题)

4.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中书省
C. 行省制
D. 尚书省
5.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A.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七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C.抗击倭寇,维护东南沿海的和平
D.抗击沙俄,维护国家统一
6.
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指挥台儿庄战役的著名将领是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彭德怀
D.叶挺
7.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南京获得解放是在
A.辽沈战役后
B.淮海战役后
C.平津战役后
D.渡江战役后
8.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
9.
把“虎门销烟”、“开眼看世界第一人”、“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三个要素综合在一起,我们想到的历史人物是
A.关天培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邓世昌
10.
昆明护国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中段,属于与护国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纪念性建筑;护国桥与护国门、护国路均建于1919年,被称为纪念云南护国战争胜利的三大工程。始于昆明的护国战争,直接作用是
A.结束中国封建帝制
B.建立中华民国
C.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11.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2.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A. 新文化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3.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14.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 “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大跃进”运动开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5.
20世纪中后期,美国有一位在联合国的代表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
A. 万隆会议的召开
B. 中日建交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建交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党和政府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一国两制”
17.
假如想要研究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你首先要研究的文字是()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拉丁字母
18.
“(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各自用尽各种办法来争夺阵地,扩大势力范围,给对方制造困难,但就是不打仗。”这一局面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歜尔计划的实行
C.北约的建立
D.华约的建立
19.
1993年11月1日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生效,一个人口超过3.4亿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是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20.
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A.埃及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南非独立
21.
有口号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老干妈’是贵州大型民营企业的著名品牌)”;也有人说:“当今的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上述两段评述反映了当今世界在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哪两大趋势
A.经济工业化政治一体化
B.经济工业化政治多极化
C.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22.
《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23.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到达波斯湾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的版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