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县白马中学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上册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99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7

1.综合题(共2题)

1.
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隋朝)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1)材料一中“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的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在隋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正式确立?其确立的标志又是什么?
(唐朝)
材料二:
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在辉煌灿烂的唐朝诗坛中享有“诗仙”美名的是谁?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宋朝)
材料三:

 
(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利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认为“宋朝读书风气很浓”的科技原因是什么?
 
 
(4)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对东印度公司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材料二:《英国就业人口统计》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既已榨取着世界市场,于是就使所有一切国度的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部门加工制造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与哪一事件有关?哪个国家最早开始这一活动?以“猎获黑人”为中心的贸易活动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2)材料二指出英国哪一行业比重增加?这一变化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又推动哪一生产组织形式的产生?导致何种社会结构矛盾的加剧?
(3)材料三中从“遥远的地区”运送原料与什么交通工具的发明有关?列举一个当时主导“世界市场”的国家。结合材料及所学,当时“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性。

2.选择题(共14题)

3.
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B.西夏C.金D.吐蕃
4.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達和燕青逛东京大街,一个有说书、唱曲、杂剧、猜谜、相朴、踢球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让两人流连忘返。这一场所在当时被称为
A.皇官B.都市C.瓦子D.乡村
5.
宋太祖询问宰相赵普如何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赵普建议他对地方藩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宋太祖接受其建议而采取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
6.
“阿拉伯数字”非常重要,它促进了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多方便,它的发明者是
A.阿拉伯人B.古代印度人
C.古希腊人D.古代罗马人
7.
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中古阿拉伯国家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8.
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国家D.阿拉伯国家
9.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10.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海外贸易B.民主政治C.文化教育D.军事外交
11.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
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大化改新
12.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伦敦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刺激英国工商业发展B.欧洲手工工场兴起
C.意大利商业地位上升D.工业革命开始
13.
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运输能力
C.促进了城市发展
D.加剧了环境污染
14.
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
A.君主权力受限B.文艺复兴深入C.工业革命展开D.社会经济衰退
15.
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民族独立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废除君主专制
16.
观察下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
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