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改革是利益的触动。1898年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了革新运动,出台了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学校,提倡西学,裁汰冗员,削减旧军,编练海陆军等措施,此举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在其镇压下失败。
(1)请简答这次改革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光绪帝是不是维新派,并请陈述理由。改革往往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在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危机的倒逼下催生的。
(2)利用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催生日本、美国进行以上改革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改革需要勇气和智慧。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业。“他看清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切愿望,把握住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伟业。”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邓小平“勇气和智慧”的历史史实。材料一 根据1895年至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企业名称 | 创办者 | 地点 | 时间 |
合义和丝厂 | 楼景晖 | 浙江萧山 | 1895年 |
张裕酿酒厂 | 张振勋 | 山东烟台 | 1895年 |
苏纶纱厂 | 陈润庠 | 江苏苏州 | 1896年 |
通久源纱厂 | 严信厚 | 浙江宁波 | 1896年 |
通益公纱厂 | 庞元济 | 浙江杭州 | 1897年 |
商务印书馆 | 夏粹芳等 | 上海 | 1897年 |
源昌碾米厂 | 祝大椿 | 上海 | 1898年 |
材料二 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企业的特点?(请从工业类型或地理分布任意一个方面作答)(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出现兴办实业小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3)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使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从领导力量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作答)
2.判断题- (共1题)
(1)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沙皇彼得一世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2)一战后期,列宁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
(3)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4)1922年底,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重点发展轻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
3.选择题- (共9题)
A.中共制定正确的政策 |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
C.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 | D.两党决策者的努力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A.国家和君权是上帝的创造物 | B.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 |
C.上帝随意创造和毁灭一切 | D.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
A.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 B.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
C.电力的广泛使用 | D.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
4.填空题- (共2题)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