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3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晋之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以至宋,东南愈重而西北愈轻。”
——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卷四六
材料三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罗兹•墨菲的《亚洲史》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一A政权历史上的名称是什么?管辖图二中B地的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材料二认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宋代文化有怎样的特点?举宋代科技成就一例说明美国学者的观点。
材料一:

材料二“自晋之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以至宋,东南愈重而西北愈轻。”
——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卷四六
材料三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罗兹•墨菲的《亚洲史》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一A政权历史上的名称是什么?管辖图二中B地的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材料二认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宋代文化有怎样的特点?举宋代科技成就一例说明美国学者的观点。
6.
中国近现代史是列强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史,更是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试分别举例说明材料四中所说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和“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4)近代以来,从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主动融入世界,中国的发展变化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材料一 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试分别举例说明材料四中所说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和“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4)近代以来,从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到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并主动融入世界,中国的发展变化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7.
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名称。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的史实依据。
(3)据材料三指出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的发展趋势。由此指出分析历史问题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
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名称。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的史实依据。
(3)据材料三指出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的发展趋势。由此指出分析历史问题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3.选择题- (共12题)
8.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下列选项中表述均正确的是?( )
① 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
② 东汉蔡伦造出第一张纸
③ 隋唐开凿敦煌莫高窟
④ 宋应星编写《齐民要术》
⑤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① 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
② 东汉蔡伦造出第一张纸
③ 隋唐开凿敦煌莫高窟
④ 宋应星编写《齐民要术》
⑤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③④ |
10.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这一知识点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闭关锁国 | ||
表现 | A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 |
B绝对禁止一切出口商品和出海船只 | ||
C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海外贸易 | ||
影响 | D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
A.A |
B.B |
C.C |
D.D |
11.
下图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新式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的照片,关于江南制造总局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B.标志着中国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
C.标志着中国迈出探索近代化道路的重要一步 |
D.该企业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而宣告倒闭 |
12.
“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这劳工的能力,是人人都有的,劳工的事情,是人人都可以作的,所以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鲁迅 |
B.陈独秀 |
C.胡适 |
D.李大钊 |
13.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这里的所说的“辛亥革命事业”是?
A.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C.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
D.实现中国近代化 |
14.
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史就是一部中共党史,下列会议与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 | 会议 | 内容 |
A | 遵义会议 | 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
C | 中共十三大 | 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D | 中共十五大 |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A.A |
B.B |
C.C |
D.D |
16.
***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评价某一历史事件中写道:“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己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里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的是?
A.中原突围 |
B.挺进大别山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17.
“歌诗合为事而作”,歌曲不仅是娱乐文化,还是浓缩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歌曲按照传唱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志愿军军歌》
②《春天的故事》
③《七子之歌—澳门》
④《红卫兵战歌》
①《志愿军军歌》
②《春天的故事》
③《七子之歌—澳门》
④《红卫兵战歌》
A.①④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④①② |
18.
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
业行 项目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4.5 | 12.8 | 25.4 |
1953年农轻重比重(%) | 52.8 | 29.6 | 17.6 |
1957年农轻重比重(%) | 43.5 | 29.2 | 27.3 |
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D.文化大革命影响经济发展 |
19.
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 |
B.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
C.楷书隶书小篆行书 |
D.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