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请写出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
【素养二 史料实证:要掌握多种史料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涵养“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精神】
材料一:

材料二: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为可信的材料一、材料二中哪种史实?
(3)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部史书?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4)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
【素养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小明在阅读中,发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想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素养一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请写出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
【素养二 史料实证:要掌握多种史料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涵养“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精神】
材料一:

材料二: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为可信的材料一、材料二中哪种史实?
(3)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部史书?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4)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
【素养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小明在阅读中,发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想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2.
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参考书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不断增长,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中,“6月3日”后,运动的主力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参考书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不断增长,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中,“6月3日”后,运动的主力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3.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自《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为作者提供历史依据。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中“第四阶段”应该如何描述?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任选一点结合史实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全面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自《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为作者提供历史依据。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中“第四阶段”应该如何描述?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任选一点结合史实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全面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
2.判断题- (共2题)
3.选择题- (共13题)
6.
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


A.隶书 楷书 行书 小篆 | B.小篆 楷书 隶书 行书 |
C.隶书 楷书 小篆 行书 | D.楷书 隶书 小篆 行书 |
8.
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 B.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C.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 | D.都创办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矿企业 |
9.
某班学生收集了三幅照片,分别是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请根据他们生平的共同点,为该学生拟定一个研究主题:( )
A.近代化开端拓荒者 | B.君主立宪的倡导者 |
C.民主革命的首倡者 | D.追求民主的引路人 |
10.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A.民生主义 | B.民族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主科学 |
11.
下图为1944年9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
B.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成功阻止日军攻势 |
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 |
D.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
12.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 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史实客观减少了F2?( )


A.国民党发动内战 |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
C.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
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
13.
下面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改变落后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采取的措施是:


A.贯彻土地改革政策 |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C.掀起“大跃进”运动 | D.进行三大改造 |
15.
1992年1、2月份,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标准只有一个》 |
B.《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
C.《抓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
D.《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责任制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
16.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积极开展和平外交。下列关于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见证了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 B.②是美苏争霸的结果 |
C.③的基础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D.④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
18.
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 |
B.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
C.楷书隶书小篆行书 |
D.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
4.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