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955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1

1.综合题(共3题)

1.
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是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请写出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
【素养二 史料实证:要掌握多种史料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涵养“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精神】
材料一:

材料二:

(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为可信的材料一、材料二中哪种史实?
(3)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部史书?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4)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
【素养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小明在阅读中,发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5)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想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2.
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参考书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不断增长,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中,“6月3日”后,运动的主力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3.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自《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为作者提供历史依据。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中“第四阶段”应该如何描述?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任选一点结合史实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全面分析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

2.判断题(共2题)

4.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从而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
5.
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其中,与1934年9月至1937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相关的原因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

3.选择题(共13题)

6.
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
A.隶书 楷书 行书 小篆B.小篆 楷书 隶书 行书
C.隶书 楷书 小篆 行书D.楷书 隶书 小篆 行书
7.
下图所示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经济重心的南移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繁荣与开放D.由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8.
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B.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D.都创办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矿企业
9.
某班学生收集了三幅照片,分别是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请根据他们生平的共同点,为该学生拟定一个研究主题:( )
A.近代化开端拓荒者B.君主立宪的倡导者
C.民主革命的首倡者D.追求民主的引路人
10.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A.民生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科学
11.
下图为1944年9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B.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成功阻止日军攻势
C.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
D.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2.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 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史实客观减少了F2?( )
A.国民党发动内战
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C.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13.
下面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改变落后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采取的措施是:
A.贯彻土地改革政策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掀起“大跃进”运动D.进行三大改造
14.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15.
1992年1、2月份,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标准只有一个》
B.《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C.《抓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D.《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责任制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16.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积极开展和平外交。下列关于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见证了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B.②是美苏争霸的结果
C.③的基础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④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17.
下图是一幅名为《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的漫画。推动此情景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新航路开辟
B.独立战争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8.
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
B.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C.楷书隶书小篆行书
D.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4.填空题(共3题)

19.
西藏地区从________朝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清朝雍正皇帝设置________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0.
1895年发生的“公车上书”,标志着_______ 运动揭开了序幕;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21.
伟大的音乐作品能奏出时代的强音。贝多芬的《_______》讴歌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英雄,热情洋溢。欧仁·鲍狄埃的《_______》鼓舞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在全世界传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