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7年中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946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自晋之南渡,东南文物渐盛;至于李唐,益加繁昌,……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以至宋,东南愈重而西北愈轻。”
—— 南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卷四六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 罗兹•墨菲的《亚洲史》
材料四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图一A政权历史上的名称是什么?管辖图二中B地的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认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宋代文化有怎样的特点?举宋代科技成就一例说明美国学者的观点。
(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在宋朝货币的“商业革命”和“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5)综上所述,本题涉及的历史阶段有什么特征?
2.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四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共和体制”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建立的?材料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新知识分子”“唤醒国家和人民”的“基本东西”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斗争对象?以***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赢得了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4)材料四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怎样的划时代意义?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逐渐形成了什么重大理论?材料中的中国农民为“奏响改革的序曲”首创了什么制度?
(5)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够走上复兴之路的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它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占55.3%,日本占53%。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是由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出现的?“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使英国处于怎样的世界经济地位?产生了什么样的新生产方式?“它”对世界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图一是哪一机械发明的理论基础?图二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机械是什么?这一交通工具的发明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一时期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具有什么特征?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促使科技革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共17题)

4.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C.明朝时,设台湾府管辖台湾岛
D.清朝时,设置伊犁将军,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5.
回望历史,国共两党曾有过多次合作。下列与国共合作有关的事件是( )
①召开国民党一大  
②进行北伐战争  
③召开遵义会议  
④坚持八年抗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清末毅然退出官场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张謇
7.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三大改造完成后B.大跃进运动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8.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求同存异”B.“一国两制”
C.建立特别行政区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
1953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新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改善了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B.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团结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10.
20世纪60年代组建并担任我国核反击任务的部队是( )
A.炮兵部队B.海军部队C.空军部队D.导弹部队
11.
因为他的巨大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粮食安全保障奖”,他是( )
A.钱学森B.邓稼先C.袁隆平D.徐悲鸿
12.
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到80年代、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文化影响深远B.改革开放的实行
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13.
某同学在其探究学习卡片上写下“西罗马帝国灭亡、手工业和商业较发达、市民阶级形成”等关键性词语。据此判断其探究的主题很可能是( )
A.大化改新B.罗马共和国的灭亡
C.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4.
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A.金字塔B.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D.基督教
15.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闸门,出现了许多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作品。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B.《哈姆雷特》——达·芬奇
C.《蒙娜丽莎》——伏尔泰D.《神曲》——但丁
16.
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多种多样,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与其相似的国家是()
A.日本B.英国
C.法国D.美国
17.
领导拉美独立运动,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
A.章西女王B.玻利瓦尔C.林肯D.尼赫鲁
18.
“千百万投资者丧失了积蓄,成千上万人破产……他们只希望找个什么工作糊口。1932年夏,有200万人在美国各地流浪。”美国为此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迅速恢复银行信用B.着手建立法西斯政权
C.大力兴建公共工程D.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19.
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诺曼底登陆   ④攻克柏林战役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③
20.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