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识读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回答问题:

(1)依次写出以上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原因是什么?
(3)由图一、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4)根据图四,补充完整这一时期我国疆域的“四至”范围。
(5)古今地名的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

(1)依次写出以上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原因是什么?
(3)由图一、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4)根据图四,补充完整这一时期我国疆域的“四至”范围。
(5)古今地名的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
2.
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为什么要“求富”?概括指出“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一个“求富”企业。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促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的原因。举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工业成就。
(4)材料四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为什么要“求富”?概括指出“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一个“求富”企业。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促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的原因。举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工业成就。
(4)材料四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3.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儿经变幻,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贏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占鳌头)
(两虎相争)
(巨星陨落)
(群雄并起)
(独占鳌头)
材料一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囯家。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能够发展为世界“领头羊”的原因。(两虎相争)
材料二丘吉尔参加完笫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某次会议后,谈感受时说:“我的边坐着巨大的俄囯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丘吉尔参加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巨星陨落)
材料三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群雄并起)
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国际形势黄皮书》
(4)依据材料指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2.选择题- (共15题)
4.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5.
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
B.军机处效率低下 |
C.宦官易于听从皇帝命令 |
D.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 |
6.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8.
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A.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
B.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
C.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
D.《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
9.
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因 | 果 |
A | 南昌起义爆发 | 清王朝土崩瓦解 |
B |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
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
A. A
B. B
C. C
D. D
10.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C.邓小平南方讲话 |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
11.
2017 年 3 月 22 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四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遗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国送还 28 具志愿军遗骸。追根溯源,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 B.北伐战争 |
C.九一八事变 | D.抗美援朝战争 |
12.
最近,“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一个苹果砸醒了牛顿,一个苹果主宰了手机,一个苹果霸占了平安夜……”的段子在微信中广泛流传。与“夏娃”、“平安夜”等词有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 B.基督教 | C.伊斯兰教 | D.婆罗门教 |
13.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
①英国宪章运动
②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二月革命
①英国宪章运动
②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二月革命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14.
“华盛顿说:我打;拿破仑说:我也打。亚历山大二世说:我变;明治天皇说:我也变。”这句诙谐有趣的话反映的史实是( )
A.反封建统治的胜利 |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D.世界大战的阴霾 |
15.
1914年某事件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条件苛刻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几乎接受了奥匈帝国全部要求,但最终奥匈帝国仍在德国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某事件”是指( )
A.“三国同盟”建立 | B.萨拉热窝事件 |
C.“三国协约”建立 | D.凡尔登战役 |
16.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材料中的“敌人”是指( )
A.封建农奴制度 | B.资本主义制度 |
C.欧洲反法同盟 | D.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 |
17.
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说明西欧国家联合的趋势是( )
A.西欧国家之间的矛盾已完全消除 |
B.由经济合作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 |
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联合 |
D.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