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材料二(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倡导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3)上图中①②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应填写的地点是分别是①________② 。
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

(4)以上发明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的是 (填写字母)?
(史料分析)
材料三:宋代习惯上把外国人称为“蕃客”,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蕃市”、“蕃坊”和“蕃学”,并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5)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如下图

(6)材料四反映了明朝中外关系史中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7)从材料所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写出其“挺起民族脊梁,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的典型事例。为何说杰出人物铸就了民族复兴的“万里长城”?
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代尺

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四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请回答:
(1)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2)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遇到了严重挫折。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结束中国靠“洋油”时代的事件是什么?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体制?
(走向世界篇)
材料四 也许,我们应该把1989年看成是20世纪的结束,而将1978年看作是21世纪开始的标志。1989年首先是属于欧洲的而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
﹣﹣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
(5)由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视角来分析,为何把中国的1978年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材料五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6)由材料五及所学知识,从思想领域来看,这里的“光亮”主要是指什么?
2.选择题- (共21题)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A.与外国断绝往来 | B.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 C.闭关锁国 | D.重视民族团结 |
A.手工业 | B.轻工业 | C.重工业 | D.交通运输业 |
A.“和平共处” |
B.“一国两制” |
C.“平等互利” |
D.“求同存异” |
A.![]() |
B.![]() |
C.![]() |
D.![]()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
B.封建制度确立 |
C.生产力飞速发展 |
D.诸侯兼并争霸 |
3.单选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