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杭锦后旗初三下期第一次中考模拟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933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1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关于西安事变)。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12月,苏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臭名昭著的日本走狗汪精卫的名字同陕西省发生的张学良部兵变紧密相联,这也绝非偶然。
材料二  1936年12月16日,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发来一个电报,但17日中央收到后,因电码错误缘故完全不能译出。因此党中央去电请他们重新拍发。电报还没来到,党中央就在12月19日召开政治局会议,***发言说:“英美的舆论,虽对捉蒋表示不赞成,然而也不主张讨伐张、杨。苏联《真理报》两次批评,对西安事变等同两广(倒蒋)事变一样。日本说苏联造成,苏联说日本造成,双方对事实的实质,都有抹杀。”
材料三  张闻天在1936年12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言:“……苏联因为日本的造谣,只能这样说。同时苏联如表示同情,便可能与南京对立。这样的舆论,自然对局部的利益是有些妨碍。然而我们是不是采取这一立场?当然是不能的。……我们的方针应确定为争取成为全国性的抗日,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苏、日对西安事变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张闻天对苏联的立场采取什么态度?他认为正确的方针是什么?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的最终结果怎样?它的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2.
2014年至今,美国与俄罗斯博弈乌克兰。纵观近现代史,美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回眸美俄历史发展年代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寻道图强)
(1)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与俄国分别以何种方式解决本国危机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哪一事件从根本上推动美国经济发展?
(领袖风采)
(2)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链条中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斯福与斯大林分别领导本国人民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两位杰出人物的经济活动各有何特点吗?
(强强结盟)
(3)20世纪40年代,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走到一起来并联合二十多个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的阵线,请问各国联合签署了什么文件?而哪一事件正式宣告了美苏的同盟的终结?
(集团对峙)
(4)从1947年开始美苏进入到冷战时期,1962年两国之间的危机名称叫什么?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朝什么趋势发展?
(大国对峙)
(5)2015年3月6日,乌克兰日托米尔地区,乌克兰军队正在举行军事演习。乌克兰危机使得俄美两国出现了自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对立危机。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这是美国霸权野心的表现,有人也认为这是俄罗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发出挑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两点)对此中国该怎么办?

2.选择题(共9题)

3.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汉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B.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C.宋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4.
在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课题时,某学习小组得出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北宋时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
(题文)下列观点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B.“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D.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6.
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从来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这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③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7.
今天的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但这里却曾经是人类两大文明的发源地。下列文明成就与此地区无关的是(  )
A.建造金字塔
B.发明楔形文字
C.创立佛教
D.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8.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因果搭配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启蒙运动——促进中国戊戌变法
B.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形成
C.戈尔巴乔夫改革——加速苏联解体
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形成——冷战开始
9.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排名如下:1.马克思2.爱因斯坦3.牛顿4.达尔文。假设有人给他们写了如下评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为资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B.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C.牛顿——“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近代物理学基础”
D.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摧毁了长期盛行的神造论,更新了人们的观念”
10.
(题文)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②攻克柏林战役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
11.
(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