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已然成为强国、复兴中国梦的强劲之东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为国家作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商君”是谁?“商君治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出现的历史现象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的结果?
⑵材料二中所述“民勇于公斗(为国家作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治安很好)”,此局面的出现与商君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又令鲜卑贵族改姓氏、与汉族通婚等,向“汉胡融合”的目标迈进。
⑶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
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为国家作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商君”是谁?“商君治秦”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出现的历史现象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的结果?
⑵材料二中所述“民勇于公斗(为国家作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治安很好)”,此局面的出现与商君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又令鲜卑贵族改姓氏、与汉族通婚等,向“汉胡融合”的目标迈进。
⑶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
⑷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2.选择题- (共7题)
5.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网友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以下对该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成员,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直接管理国家,推动社会建设
②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建设需要全民关注与参与
③青少年应该一刻不停地关注社会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④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构建着社会整体,国家进步需要成员的推动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朝花夕拾》是一本{#blank#}1{#/blank#}集,原名《{#blank#}2{#/blank#}》,后更名为《朝花夕拾》。在《{#blank#}3{#/blank#}》一文中鲁迅针对“{#blank#}4{#/blank#}”“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批判,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