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黑大地区)2017年初中升学模拟大考卷(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861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综合题(共2题)

1.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
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材料一

材料二:《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提到: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1)图一空格处应该填入的官职是什么?
(2)图一体现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皇帝这种角色因哪一事件退出历史舞台?
(3)根据图二,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开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制度的改变”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2.
用历史启迪思维,让历史照亮未来,中国人研究《大国法则》,探寻发展之道。
【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进思想。
【制度创新】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19世纪,日本为实现制度的创新而进行白上而下的改革,改变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3)近代中国维新派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勇敢实践是指什么?领导者是谁?
【民主法制】
(4)民主、白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马克思称“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哪一部文献?法国体现上述思想的文献是什么?
【领袖引航】
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5)请写出下面美国总统罗斯福这位“引路人”促进国家发展的史实。
【历史启示】
(6)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何启发?

2.选择题(共22题)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度
D.郡县制
4.
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
①北宋时指甫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②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唐代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④西汉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明清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巨著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6.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瑗珲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马关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D.《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7.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发动了辛亥革命
D.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8.
三大战役首次大决战的指挥者是
①林彪
②刘伯承
③罗荣桓
④谭震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
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西安事变之后
C.卢沟桥事变之后
D.长征后
10.
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这里的“伟大的胜利”是指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11.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淮海战役B.台儿庄战役
C.辽沈战役D.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12.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3.
图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D.文化繁荣
14.
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文明5000年”的纪念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搞到自豪。其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印章文字
D.楔形文字
15.
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其创立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6.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这一内容出自(  )
A.明治维新
B.大化改新
C.1861年改革
D.伯利克里改革
17.
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下列发明创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B.美国史蒂芬孙火车
C.德国卡尔·本茨三轮汽车
D.英国贝尔有线电话
18.
1914年8月威廉二世在《致德国人民》中说:“……当敌人全副武装准备背信弃义进攻时,……他们不让我们坚定忠诚地支援我们的盟友,而我们的盟友正在为维护她的大国地位而斗争。”这里的“我们的盟友”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奥匈帝国
19.
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  )
A.犹太人B.日本人C.日耳曼人D.罗马人
20.
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措施中,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
B.为朝鲜战场上的美军提供军用物资
C.获取美国多方扶持
D.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21.
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A.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格局
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22.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黄帝B.炎帝C.舜D.禹
23.

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   )

24.

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   )

3.填空题(共1题)

25.
图说历史

(1)图一人物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___________,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论记录在《___________》一书中。
(2)图二是1901年,___________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___________》的场景,从此,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图三反映的事件是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___访华,从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交。
(4)图四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___,此事件使___________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5)图五反映的是第___________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___________的广泛使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