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
B.乃辞谢固请 谢:推辞 |
C.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佯:假装 |
D.卒廷见相如 廷:在朝廷上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相如持其璧睨柱 ③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④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⑤遂许斋王日 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A.①②⑥ | B.③④⑥ | C.②⑤ | D.①③④ |
A.蔺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中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假托“璧有瑕”将璧收回;然后将赵王的“修敬”与秦王的“甚倨”进行对比,当面斥责秦王无理无信。 |
B.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两个条件,以获得回旋的余地 |
C.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揭露背信弃义是秦的惯用伎俩,并表明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使得秦王无可奈何。 |
D.秦王的左右想把蔺相如拉去杀掉,但秦王决定不杀相如,是因为他觉得杀掉相如既得不到和氏璧,又影响与赵国的关系,同时会失掉天下人之心。 |
(1)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材料作文- (共1题)
2020 年春节,新型肺炎疫情严峻。疫情来临,全民奋战,白衣天使请愿上阵,解放军将士八方入列,医院建设日夜鏖战,党员干部奔赴前沿…… 这样一群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最美逆行者”既指那些前往疫情区的人, 也指在严峻背景下,依然默默坚守岗位维护基础服务功能的人,他们是铁路职工,是警察,是环卫工,是社区服务者等等。虽然要求居民尽量少出门,甚至不出门, 但是城市基础性功能还需要运转, 病毒不能将一座城、一群人击垮,疫情早晚都要过去,美好的生活还需继续,“ 最美逆行者”们就是让美好生活继续的一群人!
一场疫情考验,彰显新时代下我们面临困难所释放出坚忍不拔的团结力量。病毒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人心的坍塌。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终将战胜病毒。
面对这样的逆行者,你的态度是什么?你的做法又是什么?请你写一封致最美逆行者的信。要求:自选角度,切合身份,表述得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