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期下册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45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3)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不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中“科场”涉及我国古代哪一制度?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2)根据材料二写出清朝为加强皇权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中央集权示意图》

(3)阅读图一、二,指出所体现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三与图一、图二大不同?
(4)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2.选择题(共9题)

3.
历史上,辽与北宋曾保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往来。你认为这种和平往来应从哪一事件开始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澶州之战
D.澶渊之盟
4.
由于种种因素,经济重心的转移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5.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了一首诗《退将诗》,其中有这样句:“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这说明宋代(  )
A.崇尚武力B.重文轻武C.经济繁荣D.战争频繁
6.
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
A.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
7.
十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政权的是
A.松赞干布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尺带珠丹
8.
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局面。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军费开支B.减少军队人数C.防止地方失控D.防止武将跋扈
9.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采用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分化事权
B.撤销所有权力
C.实行三年一换
D.设通判分其权力
10.
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B.外戚夺取政权C.少数民族入侵中原D.大将发动兵变
11.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