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朝皮日休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损害)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该君主是谁?为了“存百姓”他准备如何做起?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2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朝皮日休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损害)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该君主是谁?为了“存百姓”他准备如何做起?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2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两幅图片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二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唐、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各自特点。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两幅图片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二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唐、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各自特点。
2.选择题- (共9题)
6.
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下列不能作为宋代都市“限速”现象出现原因的是
A.宋代都市是人口集中区域 |
B.街巷中有众多文化生活场所 |
C.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
D.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
9.
《元史》记载:“川界用铁钱,小钱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难以携持,自采交子之法久为民便。”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北宋前期 | B.北宋后期 |
C.南宋前期 | D.南宋后期 |
10.
“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时皆然”。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隋代 | B.唐代 | C.宋代 | D.明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