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3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4

1.综合题(共2题)

1.
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朝皮日休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损害)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2)据材料二分析,该君主是谁?为了“存百姓”他准备如何做起?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2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两幅图片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二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唐、宋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各自特点。

2.选择题(共9题)

3.
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又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词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境界。他是
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张择端
4.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文字描述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司南
5.
据史书记载,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死者约300人。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
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下列不能作为宋代都市“限速”现象出现原因的是
A.宋代都市是人口集中区域
B.街巷中有众多文化生活场所
C.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D.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7.
(题文)“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A.黄巢
B.岳飞
C.元昊
D.寇准
8.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 统一文字 B. 独尊儒术 C. 创立科举 D. 崇文抑武
9.
《元史》记载:“川界用铁钱,小钱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难以携持,自采交子之法久为民便。”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北宋前期B.北宋后期
C.南宋前期D.南宋后期
10.
“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时皆然”。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隋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11.
隋唐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我们把隋唐时期的历史作为一个学习单元,下列最为合适的单元主题应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帝国的落日余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