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复旦教授钱文忠
材料二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我国现在能读到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材料三 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有一次,唐太宗在端门见新考中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
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性,若损百性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给人吃)腹”,腹胞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老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二写出当时唐朝的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
(3)材料三中唐太宗采用什么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一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4)材料四中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什么局面?唐太宗有哪些治国理念值得当今借鉴?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能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国家仍处朔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原文大意:考察前代,北方少数民族完全占据中原后,一定要推行汉法,才能统治长久,……元朝处在漠北时,还顾不得考虑这个问题,而处在现在的形势,不用汉法就很不合时宜了。
——(元)许衡《鲁斋遗书》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该事件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靖康耻”是什么意思?在雪耻过程中,1140年,岳飞取得了哪一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元世祖“行汉法”的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2.选择题- (共19题)
A.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
C.文成公主入藏 |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
A.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
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
C.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
D.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
①文天祥是一位民族英雄
②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③文天祥抗击外来侵略的抗争精神值得赞扬
④文天祥抗击元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有积极意义的
A.① ② | B.② ③ | C.③ ④ | D.② ④ |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 B.其执政时期经济继续发展 |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 D.求贤若渴,重用有才能的人 |
① 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
②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③都对台湾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④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权制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秦桧 |
B.杜甫 |
C.岳飞 |
D.成吉思汗 |
A.侯国 | B.郡县 | C.九州 | D.行省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质占城稻 |
B.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C.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纸币 |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建立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 |
C.“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 D.重视教育改革,设立国子学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
B.宋朝都要缴纳岁币 |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相传这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由此可以看出宋朝( )
A.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 注意缓和民族关系 D. 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①图中“?”之处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
②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应是安史之乱
③藩镇割据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④黄巢农民起义推翻唐朝统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