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38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能我舟,亦能覆舟”,“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审察)。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 

(1)唐太宗之所以开创“贞观之治”,除他自身“戒奢从简”外,还得益于采取了不少举措。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相关史实。
(2)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繁荣的具体表现。
2.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徐敬业起兵造反之前,有位叫骆宾王的文学家为他起早了一篇檄文。骆宾王在檄文中极力申讨武则天的罪行,辱骂武则天的身世,武则天读了檄文之后感慨不已,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1)材料反映出武则天什么治国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武则天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重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2)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材料二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结合材料一概括城市主要功能。(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一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从两宋经济的繁荣对我国现在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选择题(共11题)

4.
下列关于唐朝的科技与文化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阎立本《步辇图》B.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C.李白《蜀道难》D.吴道子《洛神赋图》
5.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
C.在地方设转运使D.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6.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了
A.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B.唐玄宗宠信杨贵妃
C.北宋文人贪图享乐
D.宋元商业贸易混乱
7.
著名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以下说法最符合题意的是(  )
A.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B.政治重心转移到东南
C.南方是粮食的主要产地D.南方的资源丰富超过北方
8.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日:‘苏湖熟,天下足’”。与材料内容无关是(  )
A.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B.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C.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D.太湖流域成为了富饶的粮仓
9.
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
A.海关
B.总理衙门
C.户部
D.市舶司
10.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伟大英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少数民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对契丹族的主要贡献有(  )
①统一契丹各部  
②建立契丹国 
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④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1.
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  )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
C.加强集权,削弱地方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
12.
《射雕英雄传》中的历史人物杨康和郭靖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靖康之变B.澶渊之盟C.西夏建立D.宋金和议
13.
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A.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
C.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
D.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14.
《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A.生活奢侈B.重视农业C.整顿吏治D.崇尚节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