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图A:是反映___(朝代)修建的运河,____(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________的塑像,他是______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鼎盛时期”又指什么?
(3)许杰同学搜集了一份报道,如下:《杜甫很忙,正在QQ空间写诗》。请你谈谈对恶搞杰出历史人物的看法。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图A:是反映___(朝代)修建的运河,____(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南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________的塑像,他是______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刘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完善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鼎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鼎盛时期”又指什么?
(3)许杰同学搜集了一份报道,如下:《杜甫很忙,正在QQ空间写诗》。请你谈谈对恶搞杰出历史人物的看法。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材料二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②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③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少于两点)
④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 如下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西汉 | 2 470 685 | 19.8% | 9 985 785 | 80.2% |
唐朝 | 3 920 415 | 43.2% | 5 148 529 | 56.8% |
北宋 | 11 224 760 | 62.9% | 6 624 296 | 37.1% |
材料二 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②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③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少于两点)
④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
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华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柳子厚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材料二称赞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制度是如何克服分封制弊端的?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元朝还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加强地方制度建设的核心目的。
材料一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以士为臣。……诸侯又可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要定时向周天子进贡,定期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出兵征讨时诸侯要带领本国军队随同出发,诸侯还要对天子的出巡、婚嫁、死丧等尽一定的义务。
——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柳子厚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材料二称赞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制度是如何克服分封制弊端的?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是什么?元朝还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加强地方制度建设的核心目的。
2.选择题- (共6题)
4.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
A.交子 | B.草市 | C.夜市 | D.岁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