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33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4

1.简答题(共2题)

1.
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对外交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人物是谁?
(2)唐朝时期西行天竺的高僧是谁?记载他游历过程的珍贵文献是什么?
(3)明朝前期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的事件是什么?
(4)明朝中期在东南沿海地区抗击倭寇整顿海防的民族英雄是谁?
(5)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2.
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请根据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朝时期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请列出最著名的三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2)明朝时期,成为全国性的戏曲剧种是什么?请写出当时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其代表作。
(3)清朝时期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长篇小说是什么?
(4)清朝时期,博采众长而形成的新剧种是什么?

2.综合题(共3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材料二: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1)材料一反映出宋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这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对宋朝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请列举宋朝时期直接促进人类文明交往和联系加强的两项科技成就。
4.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写出图A所示工程的名称,它的中心是哪里?
(2)写出图B所示工程的名称,修建它的目的是什么?
(3)请写出与图B工程同一时期的另一建筑杰作。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又担心国家领土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1)材料一反映清朝在文化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政策造成的主要后果有哪些?
(2)由于材料二中的认识,清朝采取了什么政策?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什么?

3.选择题(共36题)

6.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金
B.统一蒙古
C.八股取士
D.建立元朝
7.
回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它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度
B.分封制
C.行省制度
D.三省六部制
9.
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开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0.
下列人物,不属于宋代词人的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毕昇
11.
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苏轼
B.王实甫
C.马致远
D.关汉卿
12.
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主持编写它的是
A.司马光
B.宋神宗
C.司马迁
D.苏轼
13.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下列朝代中,没有以北京为都城的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4.
下列民族与政权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契丹——辽
B.党项——西夏
C.女真——金
D.满族——元
15.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十三行
16.
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17.
因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的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康熙
18.
下列各项描述,与“盛唐气象”不相符合的是
A.经济繁荣
B.社会开放
C.藩镇割据
D.政治清明
19.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著名书法家的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吴道子
20.
960年,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的是
A.李渊
B.杨坚
C.武则天
D.赵匡胤
21.
10世纪初,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各部,建立政权的是
A.朱温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22.
下图人物是著名的抗金名将,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后来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是
A.黄巢
B.岳飞
C.文天祥
D.李自成
23.
下列政权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是
A.
B.
C.
D.
24.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经成为丰饶的粮仓
25.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26.
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册封达赖
B.册封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27.
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后来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南京
B.上海
C.泉州
D.广州
28.
***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29.
1616年,建立后金的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30.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的年代尺中,于④处建立的是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1.
“丞相”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官职,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元世祖时
B.明太祖时
C.明成祖时
D.康熙皇帝时
32.
它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还收录药方11000多个。它是:
A.《资治通鉴》
B.《本草纲目》
C.《农书》
D.《天工开物》
33.
他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对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做了系统总结,他是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宋应星
D.关汉卿
34.
领导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灭亡明朝的是
A.王仙芝
B.黄巢
C.李自成
D.吴三桂
35.
清朝皇帝继承明朝制度,继续加强皇权。以下清朝皇帝在位时期,在中央设立军机处的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36.
公元1553年,获得了在中国澳门暂时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37.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38.
明清时期,成为广大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的是
A.小说创作
B.书法鉴赏
C.戏剧表演
D.名画收藏
39.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 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
40.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评价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41.
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