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3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判断题(共1题)

1.
根据以下大事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40年
1141年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A
西夏建立
B
宋夏达成和议
C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D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E
 
(1)A处澶渊之盟订立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
(2)B处西夏皇帝阿骨打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
(3)C处宋夏达成和议后,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
(4)D处取得郾城大捷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
(5)E处宋金和议后,金向南宋称臣,南宋给金岁币。(    )
(6)上表揭示了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力量消长,同时可以看出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

2.综合题(共2题)

2.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
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上”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
(4)结合上述内容,归纳以上相关封建帝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3.
在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史上,有很多杰出人物为中外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唐朝的鉴真、玄奘;明朝的郑和。请以《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文中需涉及以上三个人物的历史功绩及影响,同时谈谈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求:史实准确,语言流畅,不少于150字。

3.选择题(共14题)

4.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
5.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宋高宗这句话反映了宋代(    )
A.南方农业繁荣B.北方手工业先进
C.海外贸易兴盛D.交通运输业发达
6.
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
A.蒙古族B.突厥C.女真D.回纥
7.
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8.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极力提倡B.农民休闲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达官贵人的需要
9.
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朱元璋
10.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
A.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B.战国七雄
C.元灭南宋
D.大兴文字狱
11.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2.
下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雅克萨之战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D.左宗棠收复新疆
13.
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经济发展B.国力增强
C.社会安定D.商帮出现
14.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15.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张骞通西域一一丝绸之路的开通
B.宋朝商业繁荣一一“交子"的出现
C.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一一军机处的设立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一一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16.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针对的是(  )
A.宦官专权
B.官员贪赃枉法
C.兼并土地,赋税沉重
D.皇帝贪图享乐,疏于朝政
17.
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