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831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4

1.综合题(共1题)

1.

   2018年9月23日中国首设“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了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代篇)

材料一 春秋以及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指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求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摘自北师大新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材料中的诏令表明了元世祖推行的什么政策?元世祖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什么?

(近代篇)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草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摘自北师大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中涉及民生的内容是什么?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又是如何阐述的?

(现代篇)


(4)请你分析图一的图文信息,说说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法令的内容?

(5)请你分析图二的图文信息,从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此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6)由图三看出,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并请写出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2.选择题(共24题)

2.
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
下列对明清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总结中,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难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4.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5.
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A.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6.
清朝前期,我国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所做的努力是( )
A.统一蒙古草原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设置台湾府D.设置伊犁将军
7.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8.
李宗仁在回忆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抗战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湘西会战
9.
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直接触发他去编著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C.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10.
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大跃迸”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1.
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埋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12.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能够反映周总理外交风采的史实是
A.参加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B.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C.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
13.
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贸电是为了祝贺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14.
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
A.古印度B.古巴比伦C.古罗马D.古希腊
15.
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
A.《天方夜谭》
B.《伊索寓言》
C.《荷马史诗》
D.《威尼斯商人》
16.
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
A.梭伦时期
B.伯里克利时期
C.屋大维时期
D.查理·马特时期
17.
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佛教B.基督教
C.伊斯兰教D.道教
18.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②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对世界走向整体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9.
“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20.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A.伏尔泰
B.贝多芬
C.莎士比亚
D.凡˙高
21.
科技发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史蒂芬孙一电灯
B.瓦特一火车
C.爱因斯坦一汽车
D.菜特兄弟-飞机
22.
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高度评价说:“(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柏林战役
23.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持、援助 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③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④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4.

商品的价格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下列消费品的消费受价格影响较小的是(   )

25.
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