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红庙初中201 8 -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试卷一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82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3

1.综合题(共2题)

1.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请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B处的辩论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在秦国开展了一场什么重大活动?请列举该活动的主要内容。
(2)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2.
“一带一路”战略贯穿欧亚大陆,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竞争的历史大幕,也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和相互对抗的历史大幕。
材料四: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材料五: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材料六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以及为其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哪?
(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材料三中出席“亚非国际”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方针?
(5)材料五中1993年这个“共同体”又叫什么?
(6)依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7)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7题)

3.
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
A.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麦积山石窟
D.千佛洞
4.
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
A.208年,赤壁之战
B.220年,曹丕称帝
C.221年,刘备称帝
D.222年,孙权称王
5.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黄帝B.炎帝C.舜D.禹
6.

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   )

7.

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   )

8.
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材料中的“它”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9.
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B.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是我国歷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3.填空题(共1题)

10.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
(1)东汉时期的张衡创制了一种能测验地震发生的仪器叫________,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2)东汉的________改进造纸术,使纸逐渐普及,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3)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________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4)北朝的贾思勰总结农业生产实践,写成的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