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段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480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5

1.诗歌鉴赏(共1题)

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__。
【小题2】诗歌5、6句中“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小题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异史氏曰(①)“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②)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其至此哉(③)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命尹,并受促织恩。闻之(④)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小题1】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_______。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A.: ; ? :
B., , ? :
C., 。 , ,
D.: ; 。 ,
【小题3】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
①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民日贴妇卖儿”的“日”相同的一组是
征民间 ②得佳者养之 ③大喜,
④其一坐于前 ⑤取儿葬   ⑥ 旬余,至百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小题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从前的君王走半步,就想到自己的行动关系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不能轻忽。
B.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C.所以皇帝每走半步路,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D.从前的君王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小题6】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虽然含有对封建官僚的讥讽,但具有因果报应观念,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
B.“异史氏曰”的评论中有“天将以酬长厚者”之话,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宣扬了因果报应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C.作者在这段评论中提出天子的每一举措都不可轻忽,具有进步意义。
D.“异史氏曰”这段评论能从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找出百姓的灾祸的根源,说明老百姓的灾祸的根源,说明老百姓的悲剧的原因是上自“天子”,下到贪虐的官吏,这种观点是可取的。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使有余,何如? ”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靡 ②亲
【小题2】翻译句子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小题3】与“无罪者活之”中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成以其小,劣之B.既泣之三日C.而高其直D.驼业种树
【小题4】文中划线句的含义后浓缩为成语_______,其比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作者对周公、武王的激赏的态度谈谈他的政治思想。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海弄堂

①一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弄堂”。

②其实,称"弄堂"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国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但是弄堂能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却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③城市中被道路划分出的小区,在古代中国称之为里坊。一个里坊往往就是一个基本的行政管理单位,其中有民居、寺院、官僚府第等。民居的建筑都由自家投资建造,所以一坊之内的建筑各个不同,住宅的所有者通常就是使用者,所有权和使用权往往是合一的。

④后期石库门里弄在具体命名时,被称为××里或坊、园、村、庄乃至新村、花园、别业、别墅等。里弄和古代的里坊一样,也是由许多幢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它们也建在被城市道路划分出的小区内。但和里坊不同的是,每个小区内有一个或者若干个里弄;每个里弄中的单体建筑的造型和结构都基本相同,而且在总体上采取了英国的多幢联排式,一排通常为十幢左右。排与排的组合一般都采用行列式,只有少数因地制宜,依地形布置。在这种新式里弄内,各排建筑之间的空间就叫弄堂。

⑤上海里弄式住宅建筑的数量,据五十年代初的统计居全国之首,其中为数较多的是老式石库门住宅和新式石库门住宅。老式石库门因其前沿为形同库房的封闭式门墙而得名,它基本上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一般每幢为两层,两楼两底,居住面积有百余至二百平方米,比较适合于大家庭。这种住宅既不像传统住宅那样占地多,又不像欧美洋房那样造价高,所以很受欢迎。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上海市民的家庭结构总体上发生了变化,老式石库门住宅便渐趋式微。这种住宅样式目前在上海已很鲜见。

⑥新式石库门住宅由老式石库门改变而成,主要是改为一楼一底,居住房间减少,以适应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大家庭解体和劳动生产型的小家庭大量出现的需要,这是最普遍的类型,几乎可以说是上海民居的典型样工。其后出现的新式里弄住宅,又注重将使用功能进一步明确划分,有起居室、卧室、厨房、浴室、安装有卫生设备和煤气炉,宅前的围墙较低并有小型庭院,建筑外观更趋近代西方式样,适宜于经济收入较富裕的市民阶层居住。

⑦上海弄堂生活迅速发展之时,正值全国各地的移民大量拥入上海,可说是五方杂处,南腔北调。弄堂成了一个热闹的公共空间,邻里之间往往亲密无间,守望相助。一起劳作,一起纳凉,晒太阳;闲来无事时,谈“山海经”,飞短流长,直到闹出矛盾,生出口角,也是在所难免。一些标准偏低的上海里弄住宅,住户的房间面积小,室内功能少,许多家庭生活的内容如清晨洗漱,淘米拣菜,修理物件等等,都是在弄堂中进行。所以,这些带有传统气息的乡土特色一直保留至今。

⑧近二十多年来,也就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上海弄堂生活方式正不断的发生变化。由于许多家用电器进入了弄堂寻常人家,带乡土味的上海弄堂生活方式正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冬天有取暖器,无须出户晒太阳;夏天有电扇,甚至空调,弄堂里乘凉吃饭的队伍虽然仍外人瞠目,但多少有些不如从前那样壮观了;冰箱普及后,不必天天上菜场买菜,mó jiān bǐ zhǒng之际的交谈也少了;不少居民因为增加了电视机、录相机、卡拉OK机、电子游戏机之类的现代家庭娱乐内容,人们在茶余饭后也不至于一定要到弄堂里去绕舌了。曾经率先进入弄堂的上海人,已在那狭长的空间里生活了一百多年。如今有些人已经或正在走出弄堂,搬进新建高层楼房里去,当然还有很多的上海人仍生活在弄堂里。

⑨走了的人带去的是回忆,没走的人面对的是现实。

【小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mó jiān bǐ zhǒng
【小题2】以下对“弄堂”的介绍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弄堂就是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
B.上海的弄堂和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
C.上海和中国江南地区都称小通道为弄堂。
D.弄堂闻名只因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小题3】第③段介绍中国古代“里坊”的情况,作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⑦段“闲来无事时,谈‘山海经’”中“山海经”的意思是___________。
【小题5】联系全文,品读结尾句“走了的人带去的是回忆,没走的人面对的是现实。”
(1)“走了的人带去的是回忆”,句中“回忆”包括那些内容?
(2)据你推断“没有走的人面对的是现实”,现实问题可能是什么?
5.
现代文阅读。

感受西湖

很早,便在描绘西湖的诗文中沉醉,便想变作那风景中的一只鸟、一株树,静静地守望她。站在西湖边上,方觉出那些美文的局限乃至艳俗。因为这时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西湖不是湖,西湖是一个灵魂。

天地何时孕育出这般奇美的景观呢?竟然把可以使人联想到的所有关于美的东西都汇聚到这里。这时我不得不叹服造化的神奇。远望湖面,会使你产生远甚于凝望情人的眼眸给内心带来的震撼。因为这绝不是一种平静的交流,不是在倾听情人内心的倾吐,而是在接受来自安琪儿围就的圣殿中的声音,那是一种慈爱的关照,是播万物之上温暖心灵的阳光。

所以我也绝不敢去吻她,她圣灵般的完美,使我对这种美有了一种疏远感。我只能被她所降伏、所感召,然后,虔诚地膜拜。

人们早已把西湖比喻成天堂。于是便有无数灵魂纷纷在这里寻找精神家园。正如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顿湖,白居易苏东坡也曾有过西湖。当然,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白堤苏堤,也留下了“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水中央”一类的精神财富。这样,在山与水排列组合形成的令人惊叹的自然之上,西湖又多了一层文化的积淀。而且这种积淀一代代传下来,绵延不绝。西湖自然要感谢白居易们,因为正是他们,使西湖又多了一层骄傲,她有资本蔑视那些诸如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希腊克里特岛昙花般辉煌一时的文明了。

然而要知道,对于苏东坡与白乐天这等统领时代的巨擎,西湖又曾慷慨地赋予了他们多少艺术灵性啊。如今我也敢来造次,脸也不红就写起西湖来了。我知道以人类的胸怀,终究是无以包容西湖的深邃与博大的。自然的完美与伟大,正是人类的困顿与悲哀。白、苏两位巨匠如今也烟尘般消逝在历史深处,他们同西湖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热爱西湖的人们啊,你们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西湖,漫步湖堤挥洒思绪而不被书本里的辞章牵走,要让西湖的波漾入你的心灵,融化它,然后带着已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西湖,默默地离开。

(选自《祝勇作品集》)

【小题1】第二段说“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从文中找出能概括“西湖品格”的词语。
【小题2】第四段中说,“她圣灵般的完美,使我对这种美有了一种疏远感。”从上下文看,“圣灵般的完美”指什么?为什么会对种美有一种“疏远感”?分别简要回答。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白居易、苏东坡与西湖的相互关系。
【小题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过去那些描绘西湖的诗文都是艳俗而有局限之作,没有表现出西湖的神奇完美和品格灵魂,所以不值得一提。
B.西湖有资本蔑视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希腊克里特岛,这是因为前者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且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而后两者只有一时的辉煌。
C.“自然的完美与伟大,正是人类的困顿与悲哀。”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意在强调人类的渺小。
D.文章末尾说,“带着已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西湖,默默地离开。”作者以“属于你生命的那一部分”强调对西湖要有自己独特而深切的感受。

4.命题作文(共1题)

6.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