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简易不修威仪,博学多通,能文章,有见地,不谄媚,而喜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默默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①,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备。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②,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
世祖即位,征待诏。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书奏,不省。
是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
初,谭著《新论》言当世行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家,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后汉书•桓谭传》)
注:①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②悫:诚实、谨慎。【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
B.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
C.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
D.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
A.昭仪,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昭仪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当时为仅次于皇后的位号,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北魏亦沿用。后世至明均曾设置,地位已经下降。 |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
C.谶,指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也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
D.世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开国的帝王,子孙以其功最高,称为世祖。 |
A.桓谭博学多才,著有《新论》《琴道》,但由于生活中不拘小节,不重仪表,好发表意见指责他人,所以常受排挤。 |
B.桓谭为人正直,劝诫傅皇后的父亲傅晏,遣散门客,廉洁谨慎,多加提防董贤。傅氏一家在哀帝时期终于能保全性命。 |
C.桓谭不善谄媚,在董贤结交他之前,他写信给董贤,陈述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但董贤并未采纳他的意见,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 |
D.桓谭敢于批评时政得失,因极力反对皇帝迷信谶语,险遭杀身之祸,经苦苦哀求才幸免于难,最后被贬出京城。 |
(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
(2)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小题5】哀帝时期,桓谭如何帮助傅氏度过劫难,保全了性命?请简要说明。
2.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
①缠绕这座城市的水都是有来历的。
②那天到得早,大明湖也许刚醒来,朦胧中水波不兴。沿湖走几步,却似听到了话语声,瞻顾去找,四周无人,湖面如镜,枝叶低垂,只有那些仿佛从水底发出的微细声音跳进耳里,鱼贯而入。
③济南是鼎鼎大名的泉城,水源众多,耳熟能详的有趵突泉、黑虎泉、大明湖,似乎每一位到济南的人都不愿错过。水邀请我们作想象的旅行。700多处天然泉,潜伏地下,阡陌纵横,想象中那应该是中国的“地下威尼斯水城”。我在两年前的夏秋之交来过,像是赴一场水的约会。地下那么多的水,从何奔流而来,又在召唤什么,人们并不去探究,只愿欣赏水所带来的陪伴和惊奇。我多年生活在洞庭湖畔,也见识过不少江河湖泊,睁眼闭眼都可触摸到水的身影。我深深地懂得,水流动在一座城市里,就是对古老记忆的唤醒,对生活在此的人的内心烛照。
④济南是古城,齐鲁大地的中心。“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随便翻开历史的一页,一个个显赫的名字就让人对这片土地心生钦敬。诞生于此的有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名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到此游历生活工作过的有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曾巩,著名小说家刘鹗,现代文学家老舍等等。这里的水,印鉴过他们的面容,涤荡过他们的身体,也守护过祖辈灼热的灵魂。
⑤水,像时间里的淘洗器,在覆遮中显影那些珍贵的过往。
⑥曾巩整饬过济南的水。济南的地势从古至今都是南高北低,济南城的北边老城区,地势低洼,水最喜欢朝这里奔涌聚集。原先安静清澈的水,却成了人们心头的隐忧。宋熙宁四年,52岁的曾巩来济南担任齐州地方长官。入夏到来的他,横亘眼前的不仅有风景,也有积水顽症。宋代文人多为务实的改革家,曾巩“无忘夙夜,勉尽疲驽”,大刀阔斧地在北城大规模地修堤筑堰、疏水浚道、挖渠建闸。一番疏堵,水的格局悄然变化。全城地下泉水的流积之处聚为大明湖。曾巩深谋远虑的是水的平衡,他主持在大明湖上修筑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百花堤”,大堤将湖分成东西两半,从南岸登临北岸北渚亭,大堤可行吟可驻足。后人感念,称此为“曾堤”。来过济南两次,沿曾堤欣赏过大明湖风光的苏轼,治理西湖的方法也就是受此启发。
⑦到济南的当晚,我在泉城广场遇到一位老人,他提笔习书,精神灼灼,在大石板上写着米芾,内容是曾巩咏大明湖盛夏风光《西湖纳凉》中的“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地上水迹未干,他又接着写《趵突泉》一诗中的“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他重复着写,站在一旁欣赏的人跟着念读,很快也就熟记了这两句。老人说,曾巩老先生说出的是水的来处。来处一词突然让我心里一震,曾巩的济南政绩中最大的贡献就是消弭了水患,他不只是给水找到了去处?
⑧缠绕这座城市的水都是有名字的。老人如数家珍,除了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等十大泉群,济南境内的水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以及济水、护城河、玉符河等河流。水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在济南的泉涌中是一个复杂的布局。泉水的喷涌,让时间凝练,也让时间延宕。许多人多把近水楼台的济水归为泉水之源,但曾巩是位有实证主义精神的人,他前往南部山区实地勘查。山南水北,是典型的济南地理特征。诸多水流,就是沿山脉由高往低延绵而至。时光迢远的地质变迁,百泉争涌的地底下,自然有着奇妙的构造。济南地下多是可溶性灰岩,挤压和溶蚀,形成了众多的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像一张张大大小小的管网,把南边山脉的水引向城内。向北的途中,水脉被阻隔,北边的岩浆岩像一堵密不透风的石墙,水被拦蓄下来。复杂而不可掌控的水的流向,在曾巩的勘查中找到一条清晰的线索,玉符河水自渴马崖潜伏地中五十里,复出而有趵突泉,他又根据济南泉水同色同味,作出“泉皆泺水之旁出者”的论断。
⑨有名有姓的733个天然泉,把济南变成了一座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从大明湖出来往南,经曲水亭芙蓉街到泉城路,没多远就到了趵突泉东门。假山乱石,泉水汩动有声,行人的脚步与声语混迹此间,编排成了一支变奏曲,须凝神细听,才能隐约听到泉水演奏的主旋律。若是拍一张卫星俯瞰图,大大小小的水,点缀、坐落、环绕、圈囿、流动在城市的身体里,有关济南前世今生的日常生活想象就被水布局、打开。水,成了这座城市的锦上添花之物。从地下冒出来的泉水,流成了济南的掌纹。掌纹里有时间,也有情感记忆;有遐想,也有俗世生活;有安宁,也有热烈美好。
⑩次日,天微明,我走在空旷的街巷,昨日的攒动和热闹,像是被水冲走。济南日夜坐卧在水流之上,有着属于她的妙不可言。我想象那位诗人兼地方长官,在整治水患之后的每个清晨,也如我这般心怀欣喜地行走。他沿着一条水的来路,走上另一条水的路。济南人世代也就在这蛛网状的水路上走来走去。我特意寻到“他”的跟前,突然明白所谓的与水的约会,其实也是对一个人的瞻仰。后世济南人念念不忘,为他立祠,明代建在历山称“曾巩庙”,清代移至大明湖东北岸,称“南丰祠”。入祠,有比我到得更早的人,有比我仰头读得更认真的人。我双手燃点三炷香,烟雾瞬间袅娜,仿佛又听到了水的声音。我恍然,那些高低长短的声音就来自一个人的吟咏。水的盛衰,城市的变迁,风景的变与不变,人的今生来世,都被这声音记录、铭刻。
⑪水,让济南日新月异又亘古不变。水,也成了我对济南的印象中最柔软也最刚硬的部分。
⑫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你,是一座城,也是一个人。
(取材于沈念的同名散文)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巩不仅给济南的水找到了去处,而且也给济南的水找到了来处。 |
B.曾巩是位有实证主义精神的人,他作出泺水是泉水之源的论断。 |
C.“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体现了曾巩对水的喜爱和整饬济南水的缘由。 |
D.写济南周边水系和曾巩勘察泉水的来源,是为了突出济南城市特色并凸显曾巩认真负责、造福百姓的个性形象。 |
A.第②段写水细微的声音跳进耳里,鱼贯而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济南泉水的灵性和神秘。 |
B.第③段写作者自己多年生活在洞庭湖畔,意在表明他对水的理解以及水对于一座城市的作用——唤醒古老的记忆,烛照人的内心。 |
C.第⑥段中引用“无忘夙夜,勉尽疲驽”,体现出曾巩以驽钝之力勤奋工作的精神。 |
D.第⑩段“都被这声音记录、铭刻”中的“这声音”指的是水流的声音,也能让人联想到世世代代民众的心声。 |
【小题4】本文题目“所有的水都是你的纪念碑”,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请谈谈这个题目给你的启示。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