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2019年结业测试模拟大考卷(三)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801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5

1.综合题(共2题)

1.
观察下列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图一为近代历史上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________,其内容规定割让②________给英国。
图二为③________(战争名称)之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它使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此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因为变法诏书颁布的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④________(变法名称)。
图三为⑤________的签订场景,它的签订使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
2.
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了艰难而伟大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选择题(共36题)

3.
“台独”没有前途,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江浙行省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行省
4.
如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的课堂笔记,其内容对应的朝代是
(1)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出现了供市民娱乐兼商业场所“瓦子”(2)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5.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朝前期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A.设置台湾府,加强海防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册封达赖、班禅并设置驻藏大臣
D.派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
7.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中国历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的提纲,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A.军机处
B.文字狱
C.锦衣卫
D.东厂
8.
适合作为下图名称的是(  ) 
A.丝绸之路示意图B.唐对外交通路线图
C.佛教传播路线图D.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9.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 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 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10.
1919年4月下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再也无法抑制愤怒情绪,运动像火山一样地爆发了。材料中的“运动”应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次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12.
下列表格所反映的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役是
时间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地点
北平、张家口
结果
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多人
军队
东北和华北解放军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3.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什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临摹品曾收藏于圆明园,在1860年的一场战争中被劫掠,后辗转流落至大英博物馆。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题文)中国的近代化在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是(  )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15.
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如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反映的事件是(    )
A.南京大屠杀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6.
观察如下图,它们集中反映了什么现象
A.大跃进运动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土地改革的成就
D.建立人民公社取得的功绩
17.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8.
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西藏和平解放
19.
年代计算尺是学习历史经常要用到的工具之一。为了搞好期末复习,八年级(2)班张欣同学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其中③处应填入的
A.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召开
20.
《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
A.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21.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是因为几个小时前()
A.举行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B.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C.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2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公有资产在所有产业中都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国有经济在所有行业和领域都占支配地位

23.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下图是当时的执政者,他是()
A.伯利克里B.屋大维
C.凯撒D.亚历山大
24.
《人权宣言》强调“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主要维护了哪些人的利益
A.农民
B.工人
C.贵族
D.资产阶级
25.
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26.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早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B.瓦特
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
28.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其中“美洲的发现”最早由谁完成的
A.迪亚士B.麦哲伦C.哥伦布D.达•伽马
29.
以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A.《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丁
B.《哈姆雷特》﹣﹣伏尔泰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神曲》﹣﹣莎士比亚
30.
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发表C.法国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
31.
“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32.
“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雇佣劳动进一步增加,然而工业中的劳动力供应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因购买力低下而难以扩大……”因此,哪件事情被提上了当时政府的议事日程( )
A.废除黑人奴隶制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明治维新D.废除农奴制
3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A.
B.
C.
D.
34.
对于1921年的苏俄而言,这项政策的实施“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这一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5.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20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主要目的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国家干预经济B.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
C.兴建公共工程D.增加就业、缓解危机
36.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体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37.
《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38.
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朝时新入版图的疆土。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A.北庭都护府
B.伊型将军
C.西域都护
D.宣政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