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794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0

1.综合题(共1题)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
材料一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苏)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2)从材料二中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举两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2.选择题(共4题)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
①氐族 ②羌族    ③鲜卑族   ④匈奴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道具,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
A.书桌上有纸张B.墙上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C.书桌上放着一盘葡萄D.书架上有一本《史记》
4.
下面哪一项能够佐证孔子“万世师表”(千秋万代老师的楷模)的称号
A.提倡“为政以德”B.主张实行德政,以“德”化民
C.主张以“礼”治国D.主张“有教无类”
5.
抓住特征,根据独特之处来加深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比如383年,494年,626年都是“一肩挑两头”(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的年代。你会把383年和哪一场战役联系在一起呢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城濮之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