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初中2019年1月九年级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79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5

1.综合题(共3题)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中国的边疆治理:调整与创新》
(1)在我国历史上,秦朝治理北疆的措施有哪些?汉朝哪一机构的设置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材料二: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
——《临江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果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2)材料二中两则史料分别赞颂了唐朝的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两个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至少两点)
材料三: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城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
——《中国通史》
(3)材料三中“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元朝为加强对台湾和西藏的管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4)结合所学知识,为巩固统一和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清朝在新疆、西藏分别设立了什么管理机构?
材料五:……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的对外政策。该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图填充

(1)战争    条约 影响
A.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材料二: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图①是洋务运动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企业?列举一位该运动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
(3)与图片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距今(2019年)多少年?
(4)图③人物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图④杂志的诞生,是哪一事件兴起的标志?
(5)请给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时代主题
3.
世界步入近代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杰出代表?请写出他的代表作。
(2)图二中的人物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杰出代表?请写出他的具体成就。
(3)图三中人物领导了哪场革命?该国革命后确立了什么新制度?
(4)图四中人物领导了哪场革命?这场革命为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扫除了什么障碍?
(5)图五中人物的重大发明把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工业革命中取得重大成就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9题)

4.
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A.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B.打破了淸朝的闭关锁国
C.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5.
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A.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
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
6.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7.
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8.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9.
人民解放军经历142天的连续作战,从277万人増加到358万人:国民党军从365万人下降到204万人,主力基本被消灭。取得以上战果的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0.
1945年8月,民主人土柳亚子先生曾赠***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弥天大勇”的是
A. 西安事变
B. 抗日战争
C. 重庆谈判
D. 渡江战役
11.
“伊斯兰历”即伊斯兰教的历法,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这种历法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在这年
A.建立穆斯林公社
B.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C.使各部落承认了他的独尊地位
D.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12.
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的社会历史状况,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D.《天方夜谭》
13.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14.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
B.实行幕府统治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大化改新
15.
由圣诞卡、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可以联想到每年12月25 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这一节日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A.耶稣B.释迦牟尼C.穆罕默德D.犹大
16.
“下图是英国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他创作的这一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上面对这幅世界名画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名画的作者B.作者的国籍
C.画作的名称D.画作所体现的核心思想
17.
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4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英国被迫承认这个国家独立
C.1787年宪法的制定
D.《人权宣言》的发表
18.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
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应理解为()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有科学理论指导
C.有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D.巴黎公社精神的指引
20.
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的“三角贸易”航程是()
A. 非洲到美洲   B. 欧洲到非洲
C. 美洲到欧洲   D. 欧洲到美洲
21.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A.推行县制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承认土地私有
22.
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下列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