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77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3

1.综合题(共3题)

1.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因为政策比较开明,还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唐朝时期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1)材料一中的“河”指的是?作为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该河的中心是?该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唐太宗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的事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时与日本的交往史实是?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隋唐的繁荣与开放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
2.
对地方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管理的重头戏,其中边疆地区是每个国家的重要屏障,有效管理边疆地区也就显得更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疆古时叫西域,当地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纳入中央政权管辖范围。
材料二 

材料三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明朝时设“都司”“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辖,清王朝进一步加强管理,如“金奔巴瓶”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时什么事情标志新疆归属中央管辖?张骞通西域对哪条商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对西藏的管理还有哪两种措施?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8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这个活动凝聚了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更传递了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而最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笔一划都蕴含着炎黄子孙的智慧和希望,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材料二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几年,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等特点和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材料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我国古代一部史学著作的评价之语,该书在史学界地位极高,记述了从传说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近千年的历史。
(1)材料一中“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笔划”指的是?最早出现于何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被称为“医圣”的是谁?其著作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著作是?
(3)材料三中鲁迅评价的这本史学著作指的是?作者是?

2.选择题(共17题)

4.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杰出数学家是
A.宋应星
B.徐光启
C.刘徽
D.祖冲之
5.
现代社会中,手机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唐朝的开元通宝
C.汉朝的五铢钱
D.北宋的交子
6.
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指
A.回族
B.彝族
C.满族
D.白族
7.
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诗
B.词
C.曲
D.小说
8.
***在《沁园春·雪》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指的是
A.阿保机
B.元昊
C.忽必烈
D.成吉思汗
9.
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a处建立的政权是
A.唐朝
B.宋朝
C.隋朝
D.清朝
10.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大诗人杜甫的这首诗称颂的是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
11.
辽宋夏金是中国古代政权并立时期,其中北宋的建立与下列哪件事情有关
A.陈桥兵变
B.靖康之难
C.八王之乱
D.文景之治
12.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材料讲的是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13.
清朝康熙皇帝与沙俄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后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该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4.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
B.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立军机处
D.明朝废除丞相制
15.
下列有关“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西方殖民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B.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
C.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D.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
16.
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B.曹雪芹的《红楼梦》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施耐庵的《水浒传》
17.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文天祥
C.林则徐
D.李鸿章
18.
郑和原本姓马,初名三宝,云南人,曾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的船队最远到达的是
A.印度半岛
B.爪哇国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印度尼西亚
19.
这部书涉及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多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
A.《资治通鉴》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
20.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是(  )
A.青铜面具B.四羊方尊C.司母戊鼎D.青铜立人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