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747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 ,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一一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一一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危难中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抗争和探索了近百年后,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一条全新的道路。
——《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分别指什么史实?
(2)材料二说明这场“政治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场运动是哪个阶级领导的?
(3)材料三中“一条全新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请用史实证明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文物记述的历史内容有何特点?图二文物上所呈现的文字被称为什么?
(2)图一和图二有何共同的历史价值?
(3)图三所示文物中我们可以直接了解的文字是什么?请给上述三幅图片概括一个合适的主题。
3.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农民为赎买份地而支付了高达20亿卢布的资金,这些钱大多数流入铁路、矿山、工厂和银行,成为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本来源。由于农奴制度的废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得以深入开展,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兴起,到80年代,俄国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逐渐排挤手工劳动而占统治地位。
材料二 

材料三 该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稳定了苏俄的政治形势,促使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它为现实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片间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其体现了哪一措施的影响?综合以上探究,概括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4.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性。)

2.选择题(共15题)

5.
1842年,英国商人约翰准备到中国福州做生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可以取得比鸦片战争前较优惠的关税.
B.他可以在福州租赁房屋并进行交易.
C.他可以通过英国领事处理与中国人之间的纠纷.
D.他可以直接在福州投资设厂
6.
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多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7.
红色旅游是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宣传标语和路线设计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列红色旅游的主题设计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五四风暴的中心城市
B.武昌—人民军旗升起的地方,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起点,燎原星火从这里蔓延
D.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敌后抗战的总后方
8.
“秋收起义,点燃火炬。井冈山上,武装割据。遵义城头,狂澜挽举。万里长征,披荆斩棘。” 这段文字赞颂的是
A.孙中山B.周恩来C.邓小平D.***
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辛亥革命的推动③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④“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0.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的一大法宝。以下内容,哪一项违背了这个真理
A.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D.香港、澳门回归中国。
11.
“房价又涨了”这是近几年人们在媒体上常见的消息。进入2016年以来,大城市的房价不断上涨,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炒房行为,引导人们理性消费。“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在共同影响市场,这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国有经济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12.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其最重要的前提是
A.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实现两岸交往D.坚持改革开放
13.
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内政局变化有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
B.根据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做出科学判断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
D.开展广泛结盟运动是调整的具体表现
14.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打破封建教会的精神统治。下列哪一事件的发生能证明这一观点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巴黎公社
15.
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这得益于()
A.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B.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C.西方国家的扶植和支持D.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16.下图是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17.
美国历史上,改变美国历史的法律文献很多。其中,《国家产业复兴法》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D.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巩固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最终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说法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建立联合国
D.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19.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初步成型,该技术将逐步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物流、医疗、安防、家居、旅游、军事等诸多领域。这说明(  )
A.新技术应用的程度不断深入
B.生物工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科学技术取得重大成就
D.科学理论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