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740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4

1.综合题(共3题)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夏鼐
(1)请举一例说明其观点?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争鸣的各学派中,哪一个学派的思想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思想解放无止境,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奏。哪一次运动倡导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在它影响下,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哪一思想解放的风暴?
材料三: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即所谓进奏院状,作为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进奏院状主要涉及皇帝的活动、诏旨和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至于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信息,则并不多见。

——中华传媒网

(4)唐代以来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古代哪两大科技发明密切相关?
材料四:“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英国学者李约瑟

(5)请用事实支持这一观点?
2.

   各国有其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策略,值得其它国家所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的原因。

材料二1921年8月,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此后,不少欧洲商人步哈默后尘而来

﹣﹣《正道沧桑一社会主义500年》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哈默能够在苏俄投资经营的主要条件,并简要分析对苏俄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日本战后经济奇迹也并非全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奇迹。日本战后不能发展自己的军队,这对经济反而是个大利好。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产业政策,以通产省为最重要的经济指导部门,以引导企业的经营生产行为。其地理特质也帮助它能以较低的成本沿海岸修成打通全国的交通干线,而日本的工业布局也围绕交通干线形成,铁路运输和海运都非常便利

(3)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一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

材料二: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材料三:1933年5月,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节选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四: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1921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4)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材料三说出其特点?

(5)根据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②“计划经济”模式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最终,哪一国家的改革成功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

(6)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4题)

4.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的民族是(  )
A.女真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党项族
5.
下图所示人物的诗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下列表述与这位历史人物相符的一项是

A.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
B.两宋之交杰出的词人
C.被后世尊为“诗仙”
D.被后世尊为“诗圣”
6.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7.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活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
B.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利
C.李鸿章实行投降政策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8.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C.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9.
如下图所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10.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
A.七七事变爆发
B.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
C.中共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1.
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2.
历史上,各国因势因时不断崛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崛起的主题,最恰当的说法是(  )
A.从改良到革命B.从城市到农村
C.从农村到城市D.从计划到市场
13.
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A. 担任祭司 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 掌握军权 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14.
德国《世界报》3月7日报道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5月5日)临近之时,来自中国的礼物﹣﹣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6日下午抵达德西南部小城特里尔,这里是马克思的出生地。以下属于马克思发表的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国家工业复兴法》
15.
“农奴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1861年改革
16.
世纪末,某一周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A.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
C.三国同盟
D.反法西斯同盟
17.
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如图是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A.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
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