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718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5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封建帝王对推动国家长治久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汉书•百官公卿表》

(1)材料一阐述的是秦开创的什么制度?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材料二:唐太宗把都督、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斗争》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康熙曾多次否决修葺长城的奏议,据《清圣祖实录》记载,1691年他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4)依据材料四,指出康熙认为的最重要的守国之道是什么?举两例说明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的贡献。
2.
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封建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写出对应的三个条约名称即可)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名称,请归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的变化过程。
(3)图片C孙中山走出总统府,当时总统府在哪个城市?
(4)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材料论述
建国初期,深圳市一个只有两条半街,2万人口的边陲小镇。街道两旁基本是旧式平房,一座五层的旅馆楼旧式全镇最高的建筑。1980年,深圳常住人口33.3万,人均年收入只有400元。 2003年,深圳常住人口已有557.4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居全国首位。市内高楼林立,气势宏伟。高速公路,立交桥,高架桥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深圳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4%,正在建设成为园林式,花园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深圳20多年来的巨变,创造了“东方奇迹”,“世界奇迹”。外国朋友称赞“深圳是中华人名共和国胸前的一枚耀眼的勋章”。

——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中位于福建省的是哪一个城市?
(2)结合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4.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帮助九年级1班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科技篇)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C
主要标志
A
电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B
信息时代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表3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经济篇)
材料一如图1所示

(2)由材料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革命篇)
材料二如图2所示

(3)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标志着哪两场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这两个历史事件均受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请写出其名称。
(崛起篇)
材料三如图3所示

(4)材料三中第十三章可能涉及哪些历史事件?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他地方产生的影响。

2.选择题(共19题)

5.
“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教坊钧容直,每遇旬休按乐,亦许人观看。每遇内宴前一月,教坊内勾集弟子小儿,习队舞,作乐杂剧节次。”以上材料描述的场景是宋代(  )
A.瓦舍里表演B.书肆里卖书C.村塾里授课D.茶馆里聊天
6.
为抵抗沙俄的侵略,清政府曾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与此有关联的事件是 ( )
A.册封达赖、班禅B.签订《尼布楚条约》C.设置台湾府D.设置伊犁将军
7.
今天的中学生可以博览群书,畅游书海,但在明朝的时候,许多知识分子只能在八股文中挣扎,请问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保留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8.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9.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使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使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0.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影响(意义或作用),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新文化运动性质的选项是(  )
A.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D.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1.
1945年《大公报》社评:“经长期内战,八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与社评相关的事件是
A.建立黄埔军校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开国大典
12.
1958年开始泛滥的“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有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13.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的时间及机构分别是
A.1912年,民国议会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
D.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以股份制改革为中心的国企改革。1994年的《公司法》颁布实施后,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公司制度改革’的名义下,国企改革推向了新的广度和深度。”上述材料反映国企改革的涉及的内容有
A.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B.变革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
C.采取改组联合形式
D.推行股份制和公司制
15.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华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周恩来访缅后,缅甸人逐渐消除了“这种恐惧”,主要是因为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16.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恒河—古埃及—金字塔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尼罗河—古印度—佛教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17.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中国史籍称“大秦”,1453年。它被哪个国家灭掉?
A.波斯
B.马其顿王国
C.古巴比伦
D.奥斯曼土耳其
18.
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就是今天的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19.
英、法、美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某同学对三个国家的革命进行了归纳,其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20.
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林肯作为总统,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颁布《宅地法》B.发展经济
C.维护国家统一D.解放黑人奴隶
21.
“在印度人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这里的她是(  )
A.圣马丁B.尼赫鲁C.章西女王D.释迦牟尼
22.
如下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 “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23.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这场革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这里的“浪花”主要是指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