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荫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
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仰而叹俯而笑曰:(甲)“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所谓笋石者,鳞皴枯燥,不任斤凿,此固无用之石也。所谓仙榆者,离奇卷曲,不中规矩,此亦不材之木也。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予曰:“嘻!若知其一,未知其二。向有牛奇章之嘉石,钱吴越之大树,则第以甲乙,衣以锦绣矣。予虽欲友,其可得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乙)然必先得之于心,而后寓之于物,故无物不可为乐。虽其所遇不同,亦各适其适也。子意以为何如?”客曰:“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予曰:“不然,(丙)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使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无忽。”
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
(取材于王寂《三友轩记》)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仍其旧而新之 仍:依循 | B.窃闻吾子杜门屏迹 杜:关闭 |
C.不任斤凿 任:承受 | D.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 区区:微不足道 |
A.既视事之明年 台隍枕夷夏之交 |
B.其所友者谁欤 实迷途其未远 |
C.则第以甲乙 则刘病日笃 |
D.然必先得之于心 虽然,犹有未树也 |
【小题4】①“如谢康乐之山水,陶彭泽之琴酒,嵇康之锻,阮孚之屐”这组例子能证明文章甲乙丙处的哪一个观点?
②谢康乐指谢灵运,是_____诗派的开创者;陶彭泽指_____,是_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
2.情景默写- (共1题)
①古人善于借物来抒怀说理,使得抒怀更感人、说理更形象。如《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借鹏来说明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②《滕王阁序》中的声音描写堪称绝唱,如“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带给人辽远不绝之感。
③杜甫的《蜀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表现其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④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中,从来不乏借四时景物抒写情感的佳作。陆放翁则在《书愤》中借 “ ______,_______”回顾了自己于严冬寒秋时节抗敌卫国的峥嵘岁月。
3.材料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