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张居正,字叔大。嘉靖二十六年,成进士。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神宗即位,居正为首辅。居正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俺答①款塞,久不为害。独小王子部众十余万,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然持法严。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时承平久,群盗猬起,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②。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帝御文华殿,居正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③,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④。卒,赠上柱国,谥文忠。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
(注)①俺答:明朝蒙古土默特部首领;②瘐死:囚犯在狱中病死;③撙节:抑制,节制;④蠲贷:免除租税、借放钱粮。【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
B.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
C.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
D.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
A.首辅即”内阁首辅”,是明代首席大学士的习称,主持内阁大政,拥有相对特殊的职权和地位。 |
B.孟冬月指的是农历十一月,中国古代常以伯、仲、季来定次序,孟相当于仲,这里指冬天的第二个月。 |
C.互市是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此处指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间的贸易往来。 |
D.六宫本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后以六宫代指皇后,唐代不再专指皇后,而是泛指后妃,明清演变为东西六宫。 |
A.张居正做事果敢,同时讲究计谋。黔国公多次犯法,张居正提拔了他的儿子,并派他前去将黔国公逮捕归案。 |
B.张居正改革陈规,方法行之有效。他采纳漕臣建议,规定每年十月漕运,第二年年初完成,避开春季水患,结果使国家粮![]() |
C.张居正加强吏治,执法严格有力。他制定法律考核官吏,规定公卿群吏不得乘坐驿车,对隐瞒盗情的官吏严惩。 |
D.张居正主张节制,要求皇上垂范。他根据户部的账目陈述意见,让皇上知道入不敷出的情况,请求皇上时刻注意节约用度。 |
(1)时承平久,群盗猬起,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2)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