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467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1/26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之”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高余冠岌岌兮 ②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③纵一苇所如 ④悟言一室内 ⑤月出于东山
⑥凌万顷茫然 ⑦倚歌而和 ⑧不知东方既白
A.①⑥/②⑧/③/④⑤/⑦B.①⑧/③⑥/②④⑤/⑦
C.①④⑤/②/③⑥/⑦/⑧D.①⑤/②⑧/③/④⑥/⑦
2.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君既若录 而其愈奇
B.顺流东   抱明月长终
C.静思之   举谓新妇
D.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幽壑之潜蛟    ②始于其址    ③常在于险远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少长咸集   ⑥ 心而抑志兮    ⑦黄泉共为友   ⑧謇谇而夕替   ⑨鱼虾而友麋鹿
A.①⑨/②④⑦/③⑤/⑥⑧B.①⑥/②④/③⑤/⑦⑧/⑨
C.①⑥/②⑨/③⑤/④⑦/⑧D.①⑥/②④⑦/③⑤/⑧/⑨
4.
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渐见愁煎迫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何言复来还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不吾知其亦已兮  ⑥有碑仆道    ⑦窈窕艳城郭 ⑧固一世之雄也
A.①⑦/②⑧/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D.①②⑧/③⑤/④/⑥⑦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赤壁》)

(二)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③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石,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

(注释)①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②陂陁(pōtuò):不平坦。③幅巾:以幅巾束首
【小题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B.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C.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D.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汉代流行的文体,汉代时分为“汉赋”、“文赋”,它们都要求句式工整,不太注重押韵,《赤壁赋》是文赋。
B.浮图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或佛塔。
C.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三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
D.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也指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本文指第二种含义。
【小题3】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以散句为主,整句较少;选文二写景语言简洁精炼,写人刻画细致,形象生动传神。
B.选文一以江水、明月引出对万物变异及人生哲理的议论;选文二写了苏辙和苏轼逍遥山水的美好回忆,表达了深厚的兄弟情。
C.两段选文都有点到景物,但选文一侧重议论说理,江和月是其议论的载体;选文二则是将江和山等美景与人的情趣融合为一。
D.两段选文都表达了作者乐观超脱的精神状态,但选文一将人放置于宇宙和历史中去思考,表现出作者超然于俗的态度;选文二则认为自己只要“无愧于中,无责于外”也能获得快乐。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⑵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