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465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2/5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对各句划横线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亡秦之耳   ② 吾得事之   ③沛公今事有   ④共其乏困
⑤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⑥又而为歌曰 ⑦越国以
封之   ⑨邻之,君之薄也   ⑩人如恐不胜
A.① \②⑧ \③⑨\④\⑤⑦\⑥⑩    ⑩B.①\②⑧\③④\⑤\⑦\⑥⑩\⑨
C.① \②\③④\⑤⑦\⑥⑧\⑨\⑩D.①⑧\②\③⑤\④\⑥\⑦⑨\⑩
2.
下面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欲呼张良与俱去 ④以其无礼于晋    ⑤毋从俱死也 ⑥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⑦是寡人之过也   ⑧沛公安在    ⑨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⑩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B.①⑨/②⑧/③⑤/ ④⑥/⑦⑩
C.①/②⑧/④⑥/⑦⑨⑩/③⑤D.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 ⑩
3.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晋函陵(驻军) 因人之力而之(损害) 以乱整,不武 (替代)
B.今行而无(相信)    秦王必见臣(通“悦”,喜欢,高兴)  进兵北地(掠夺、夺取)
C.愿大王假借之(稍微) 轲既取图奉之,图(发放)   乃其匕首提秦王(举起)
D.旦日士卒(犒劳)    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抵挡) 芷阳间行(道路)
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若舍郑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陪邻
B.夫晋,何厌有 使杞子、庞孙、杨孙戍
C.以其无礼晋  佚之狐言郑伯曰
D.之奈何 何辞
5.
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爵位共有五等:公、候、伯、子、男。张良运筹帷幄,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以功封留侯,其封地为留地。
B.古代室内宴会上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者座位。“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西向侍。
C.“沛公居山东时”中“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河”指黄河。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是说项伯是项羽的伯父。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诸郎中执兵 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C.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3.其他(共1题)

8.
翻译下列句子。
(1)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