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百师联盟高三练习题二(全国卷 I)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45954

试卷类型:零模
试卷考试时间:2020/2/22

1.文言文阅读(共1题)

1.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佐魏章略定汉中地。蜀侯辉、相壮反,秦使甘茂定蜀。还,以甘茂为左丞相。武王三年,王曰:“寡人欲通三川,以窥周室。"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茂谓向寿曰:“子归,言于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鲁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一人又告之,其母尚织自若也;又一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三人疑之,其母惧焉。今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曾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卒使甘茂伐宜阳。五月不拔,王欲罢。甘茂曰:“息壤在彼。”因悉起兵击之,遂拔宜阳。武王卒,昭王立。甘茂言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寿等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去,奔齐,逢苏代。代为齐使于秦。甘茂曰:“臣得罪于秦,无所容迹。臣闻贫富二女会绩,贫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代因说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彼以齐约韩、魏反以图秦,非秦之利也。王不若重其,厚其禄以迎之。”秦王即赐之上卿。甘茂不往。苏代谓齐湣王曰:“夫甘茂,贤人也。今秦赐之上卿。甘茂德王之赐,故辞而不往,今王何以礼之?”齐王曰:“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B.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C.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D.王迎茂于息壤/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室,周朝都城,周是中国古代第三个王朝,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B.曾参即曾子,孔子的弟子,相传《论语》主要由他及其弟子辑录而成。
C.贽,从贝,与财富有关,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后也泛指礼物。
D.上卿,春秋时官名,战国时作为高级爵位,授予有大功于国的大臣或贵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茂才能出众,长于兵事。他从师史举先生,通习百家之学;出仕后在攻取汉中和平定蜀地叛乱的战争中建立功勋,被秦王拜为左丞相。
B.甘茂善于辞令。他知道宜阳难以攻打,秦王决心容易动摇,因此借“曾参杀人”故事讽喻秦王,赢得秦王的支持,最终取得战役胜利。
C.甘茂因得罪权贵被迫出逃。甘茂将武遂归还韩国的建议被采纳,此事得罪了向寿和公孙奭,被向寿等人诋毁,最后不得不逃离秦国,投奔齐国。
D.甘茂被齐秦两国看重。甘茂在逃往齐国路上遇到苏代;苏代巧妙周旋于齐湣王和秦武王之间,最终使两国君主都任命甘茂为上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张仪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2)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茂之妻子在焉,愿君以余光振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