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64591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20/2/24

1.选择题(共13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完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秦伯说,与郑人盟
B.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D.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距关,毋内诸侯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常以身蔽沛公B.吾得事之
C.踞以骂D.左右既,斩荆轲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得闻教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B.因人力而敝之  顷之  未发
C.且君尝晋君赐矣 父母宗族,皆戮没
D.晋,何厌之有? 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
4.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故荆轲逐秦王
B.次进    仆所留者,待吾客与俱
C.使工药淬之 乱易整,不武
D.不敢兴兵拒大王   使使闻大王
5.
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B.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C.金千斤,邑万家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轲自知事不 于是荆轲遂车而去
B.终已不  荆轲笑武阳
C.秦王必喜而见臣   素留侯张良
D.燕王振怖大王之威 能得樊将军首
8.
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句子成分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不敢与 忤视B.欲呼张良与 俱去
C.使 毕使于前D.见燕使者 咸阳宫
9.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法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即众妻所生的最年长的儿子为法定继承人。
B.寒食。清明之后的一二日,节日里禁止烟火,只能吃寒食。
C.社日。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
D.致仕,告老,下车,乞身都指古代官员请求退职,退休养老。
10.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完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沛公居山东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恐惧不敢自陈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11.
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遭内艰。父亲或母亲去世,古人要守丧三年不得做官。
B.金兰之交。指文人间深厚的情谊。
C.三尺。古代私塾老师的讲课之地。
D.古人幼时命名,同时父母为其取字,如屈原字平。
1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邻(增加)  愿大王假借之(稍微)
B.尽失其(法度) 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赠送)
C.图,图穷而匕首见(打开) 因人之力而之(蒙蔽)
D.进兵北地(攻取掠取) 荆轲取图之(捧着)
1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大王。
A.今太子之,请辞决矣。B.烛之武退秦师
C.沛公欲关中D.范增数项王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①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二十四年,桑哥为相,引用党与,钩考天下钱粮,民不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节选自《元史·彻里》)

(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其家 通“藉”,凭借。
B.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  苟:如果。
C.民不其苦 胜:完,尽。
D.则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劳烦。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项是(   )
A.①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②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B.①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②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C.①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②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D.①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②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彻里应对详雅,深得世祖喜爱。彻里进言请求给予东北边疆的百姓救济,世祖听从了。彻里制止了江南行省出售学田的做法,这一意见得也到了世祖的称赞与肯定。
B.彻里家住徐州,由母亲教导读书。其曾祖父跟随太祖平定天下,立有军功。
C.彻里向世祖陈述了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的罪状,言辞激烈。世祖听闻后大怒,认为桑哥丧失礼节规矩,命彻里彻查此案,并到江南清查桑哥的姻党,此举大快人心。
D.彻里担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时,率兵征讨欧狗等盗贼,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并善待投降之人,最终平定了汀、漳地区。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2)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

3.其他(共1题)

15.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