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9届九年级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4547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综合题(共4题)

1.

   我们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第三位,属于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们的先人创下的基业,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中图一所显示的朝代是谁建立?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2)图二与图一相比,我们的国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个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标志是什么?开始于哪一年?

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也”。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二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图三与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相比元政府把哪些地区首次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四:***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的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做出的努力。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守制・歧路)

材料一: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人士很早就意识到了中国的危局,一部分人开始睁眼观看世界,例如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感想。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购买西方先进的武器提高国防能力,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源的思想体现在其编写的哪部书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发起了哪一运动?

(变制・寻路)

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盖和统治体质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2)材料二中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具体事件?

(星火•指路)

材料三:“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号召要立足中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

(求是•领路)

材料四: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为实现“富裕”的目标实行了哪一伟大决策?其中在农村和城市采取的具体措施分别是什么?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之所以出现“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局面,美国所具有的有利因素?

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2)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三: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崛起》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面临的重大国内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4)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2.选择题(共22题)

5.
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
①焚书坑儒
②故宫
③明长城
④清文字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6.
下图的雕塑是某地广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景点。据此判断,与该雕塑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 义和团运动  
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
10.
下列主张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民族、民权、民生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11.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
A.
B.
C.
D.
12.
某班同学举办“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选入“曲折发展”篇的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②凤阳小岗分田到户
③大跃进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13.
某同学在学习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是
A.民族团结
B.改革开放
C.祖国统一
D.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4.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历史人物是(  )
A.孙中山B.陈独秀C.***D.邓小平
15.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人们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获得单车的使用权。这种消费行为(    )

①坚持了绿色环保的消费原则   
②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③获得了共享单车的部分价值   
④变更了共享单车的所有权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下列事件符合题意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③中美建交
④重返联合国
⑤香港、澳门回归。
A.①②③④⑤B.①②C.③④D.③④⑤
17.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是周恩来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8.
小明对军事科技特别感兴趣,查找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军事科技的许多资料。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个范围?(  )
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C.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能源领域的突破,下列发明促进石油资源开发的是(  )
①蒸汽轮船
②汽车
③火车
④飞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伟大航海家的探险计划
C.罗盘针等航海知识的传播与运用D.地圆学说在欧洲的流行
21.
下列油画所能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法国大革命爆发
B.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和法国大革命爆发
C.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和巴黎公社成立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22.
他挽救了法国大革命的危局,是法国的骄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称赞他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他的一生成于战争,也败于战争。“他”是(  )
A.克伦威尔B.罗伯斯庇尔C.拿破仑D.华盛顿
2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
C.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D.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打垮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2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为此提出了(  )
A.“可持续发展”的思想B.“相互合作”的思想
C.“共同发展”的思想D.“永久和平”的思想
25.
九三同学探讨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过程,他们搜集了一下资料可以选取的是(  )
①巴黎和会  
②雅尔塔会议   
③华盛顿会议  
④慕尼黑会议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
26.
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
A.联合国作用的加强B.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C.欧洲联盟的建立D.世界人民厌恶战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