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4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8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的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有代表作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B.李商隐是唐代诗人,陆游也是唐代诗人。
C.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句中的“高尚、纯粹”都是褒义词。
D.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诗歌鉴赏(共1题)

2.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或妻子)相见的苦涩与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好友(或妻子)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小题2】“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目似瞑 _________________(2) 一狼洞其中 ________________
(3)信不诬哉_________________(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乙文的作者还揭露狼的什么特征?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

【小题1】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文章第②-⑥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形成条件、分布地区、价值和储量、产业化开采可能带来的危害。
【小题2】第⑤段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小题3】结合原文说说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荒地的昔日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甲】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很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liú tǎng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乙】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尔泽·布菲的老人。
(1) 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liú tǎng_________ 干_________
(2)“废弃”、“废墟”是文中甲乙两处划线处的的词语,请你选择填入。
【甲】: 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荒地的昔日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这句话有语病,请把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6.
上了中学,相信你们一定会有许多追求、许多梦想,但同时也会有叛逆、迷茫、冲动、鲁莽……回首开学以来近四个月的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一件事感到后悔、自责、遗憾……

请以“那件事,我不该那样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重点突出2、材料自选,立意自定3、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