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62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桑(zǐ)    粗(kuáng)   咄逼人(duó)    为人知(xiǎn)
B.静(mì)   洗(dí) 揉造作(jiǎo)    花团锦簇(cù)
C.狭(ài)    修(qì) 人迹至(hān) 自吹自(léi)
D.言(zhēn)  雕(lòu) 断壁残(yuán)   姗来迟(shuān)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9年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的模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在影片中络绎不绝地展现出来。
B.2018年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协同发力,对当前社交媒体及网络视频平台上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出一系列“组合重拳”,网络生态日趋良好,网上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
C.乡愁,是最深情的诗。你班“寻找乡愁”主题班会,引发我浓厚的兴趣,届时我一定会莅临现场的。
D.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名家辈出,佳作如林。让我们附庸风雅,徜徉于古诗园地,接受一次美的熏陶吧。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狡辨 娴熟 秀颀 如雷灌耳 轻歌曼舞
B.镌刻 报歉 闲暇 截然不同 人情世故
C.帷幕 宽宥 丰饶 神彩奕奕 形消骨立
D.粗糙 指摘 嬉闹 锐不可当 刨根问底
4.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相继走红
②它们将传统文化内核与综艺化表达方式相结合
③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次第涌现
④被人们称为“清流综艺”
⑤受到观众的好评和追捧
⑥为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A.③②①④⑤⑥B.③⑤④②⑥①C.①④②⑥③⑤D.③⑤①④②⑥

2.句子默写(共1题)

5.
古诗文默写填空。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表达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崔颢《黄鹤楼》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喻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_______)  (2)亭亭净(________)
(3)陶后有闻(_______) (4)乎众矣(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小题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爱莲说》,回答问题。
(链接)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白居易《养竹记》

为何周敦颐以“莲”为君子,而白居易以“竹”为君子,请简要概括原因,并说说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小题4】花,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和象征,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往往以某种花作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重庆市推荐一种市花(莲花除外),并说明两点理由。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到“研学”,就不得不提起“游学”。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游学”的历史,学子远游异地,求师问道,寻求真知。孔子带着诸弟子周游列国,抛却政治和历史的因素,本质上就是孔子做了一次游学活动。因此,在谈及“游学”时,一般都会把周游列国的孔子奉为游学的鼻祖。追溯历史,郦道元、玄奘、李时珍、徐霞客都可以算作游学的先行者,他们有明确的游学路线和资源,也有清晰的目标,方法则有访谈,记录等等。可见,我国古人就有游历四方,探寻真知的觉悟。

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相较游学,研学是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重视课程内容,更加强化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研学旅行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随着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特别是近年来,在“文化+旅游”的时代浪潮推动下,未来的研学旅行甚至会出现许多倍的爆发峰值。

 (选自《还你一个真实的研学旅行》,有删改)

(材料二)

我国境内游学和境外游学人数

(单位:万人次)

(材料三)

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此意见一出,也引发了多方思考:

家长:担忧

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扩展视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但是,当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时间”离开家长视野、走出学校围墙,家长们多少有些担忧。

校长:需要保障机制

也很想带学生出去寓教于乐,可安全责任太大了,万一出事,学校就会被推向风口浪尖。此外,旅行涉及吃、住、行等,学校没有专项经费列支,按规定也不能向学生家长收费,活动很难开展。

老师:内容如何有意义?

很多老师担忧:“研学旅行如何才能真正与课改内容结合?怎么把这个研学做得有意义很重要,而不是单纯地吃吃喝喝像旅行一样。”

专家:需要专业组织来操作

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长纪大海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现在一些旅行社搞的所谓研学旅行,是游而不研。而学校开展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又是研而不游。真正的研学旅行,需要专业化的组织来操作。

(选自《研学旅行,要走的“路”还很远》,有删改)

(材料四)

海外夏令营、校园考察、文化体验……近年来,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研学旅行迎来了“春天”。与此同时,各种乱象也开始显现。

任意“贴标签”,过度逐利。业内人士表示,研学旅行基地、机构的资质参差不齐、准入门槛高低不一,存在一哄而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研学旅行甚至成了某些商家任意定高价、从中逐利的幌子。

“假大空”“走马观花”。目前,不少研学旅行项目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或是主打名校游、奢华游,但实质性的教育内涵和价值缺失,“假大空”现象普遍存在。

师生比失衡,安全存隐患。一些研学机构在师资选拔、培训等方面欠缺考虑,老师素质参差不齐,师生比严重失衡,甚至出现过1名老师负责三五十名学生的情况,学生的人身安全存在极大的隐患。

研学旅行,尤其是海外项目存在较多安全误区,包括文化误区、法律误区等,如果机构对项目把控率不高,且没有很好的界定和排查,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风险。

行业标准和反馈机制缺失。不少学校只注重过程,但后续的督促检查、考核却乏人问津,这样就很难判断研学旅行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受访专家认为,研学旅行需要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包括研学旅行机构的准入门槛、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等,从而使政府在履行检查监督职能时可以作为重要参照。

(选自《研学旅行有哪些“坑”》,有删改)

【小题1】下面对几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中可看出,研学旅行延续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古代游学精神的当代再现。
B.分析材料二,我们可知,从2014年到2017年,我国境外游学人数从140万人增长到340万人,境内游学人数则从35万人增长到85万人。
C.从材料三我们可看出,随着研学旅行的进一步推进,家长、校长、老师、专家等各个方面都表示出深切的担忧。
D.行业标准,包括研学旅行机构的准入门槛、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是政府在履行检查监督职能时的重要参照。
【小题2】阅读材料一,请简要说说“古代游学”与“研学旅行”的共同点有哪些。
【小题3】针对材料四“研学旅行”中的乱象,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有效阻止这些乱象呢?
【小题4】假如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重庆三日游”研学旅行,为了确保这次活动的教育内涵和价值,你在出发前,会作哪些准备呢?
8.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中的菊花

①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②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③“太太,行行好。”一个小孩的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④“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⑤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⑥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⑦“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⑧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⑨“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⑩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11)“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12)“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13)“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14)“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15)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放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16)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17)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18)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词语填写多尔先生对小男孩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鄙夷——(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第③段设置“小乞丐向牵狗的妇人讨钱”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小题4】文章最后写到“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你认为引起他内心强烈冲击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5】请说说标题“风雨中的菊花”有何妙处?
【小题6】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和感悟。批注的角度很多,如感悟式、赏析式、联想式,等等。请仿照示例,从文章中摘录一处文字并进行批注。
摘录内容
批注
示例: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
“一步一步地缓地缓缓地前行”,动作描写,表现了小乞丐献花态度的虔诚,对母亲充满了哀思与怀念。
 
 
 

5.名著阅读(共1题)

9.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A.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村,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C.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A中的“他”是___________,B中的“他”是______,C中的“她”是_______。
(2)下面对《昆虫记》评价不当的一项是(______)
A.《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B.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后,深刻地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习性、活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种种描写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和哲思跃然纸上。
C.《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A.《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并被大家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6.语言表达(共1题)

10.
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米好,是粥好的前提;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微弱的火用心地细细地熬;除此之外,熬粥还要持续,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
①____________,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首先要②____________,然后还须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综合性学习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学校将举办盛大的文艺会演。
(1)请你为文艺会演的宣传海报设计一条主题语。
(2)为了让同学们铭记这段历史,感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仿照下面形式,再列举三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
活动形式一:举行文艺会演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活动形式四:
(3)下边图片中的这座雕塑“打结的手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是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请用精炼的语言向全班同学说说这座雕塑的寓意。

8.作文(共1题)

12.
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1)“给自己一个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从前,有只寒号鸟,每天都四处玩耍。麻雀说:“冬天要到了,你怎么还不做巢呢?”寒号鸟说:“还早着呢,趁天气暖和多玩会儿吧!”冬天很快到了,鸟儿们都躲在巢里过冬,只有寒号鸟躲在岩石缝里叫:“冷死我啦,明天我做巢。”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寒号鸟又四处玩耍,唱起歌来:“太阳真暖和,得过就且过。”到了晚上,天更冷了,寒号鸟瑟瑟缩缩地躲在岩石缝中。寒冬腊月,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