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8.
木工师傅在锯木板时,往往先在木板两端固定两个点,用墨盒弹一根墨线然后再锯,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或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
D.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2.选择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6题)
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有对角线AC与BD相等,已知AB=4,BC=3,则有AB2+BC2=AC2,矩形在直线MN上绕其右下角的顶点B向右旋转90°至图①位置,再绕右下角的顶点继续向右旋转至图②位置……依次类推,则:
(1)AC=__________.
(2)这样连续旋转2019次后,顶点B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是________.
(1)AC=__________.
(2)这样连续旋转2019次后,顶点B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是________.

4.解答题- (共9题)
20.
对男生进行引体向上的测试,规定能做10个及以上为达到标准.测试结果记法如下:超过10个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10个的部分用负数表示.已知8名男生引体向上的测试结果如下:+2,-5,0,-2,+4,-1,-1,+3.
(1)这8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到标准?
(2)这8名男生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
(1)这8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到标准?
(2)这8名男生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
21.
如图,线段AB=15cm,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在射线AB上向点B方向运动;点Q从点B出发,先向点A方向运动,当与点P重合后立即改变方向与点P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终为每秒2cm,设运动时间为t秒.
(1)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与点Q重合时,求t的值.
(2)若点P点Q同时出发,在P与Q相遇前,若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
(3)若点P点Q同时出发,Q点与P点相遇后仍然继续往A点的方向运动到A点后再返回,求整个运动过程中PQ为6cm时t的值.
(1)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与点Q重合时,求t的值.
(2)若点P点Q同时出发,在P与Q相遇前,若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
(3)若点P点Q同时出发,Q点与P点相遇后仍然继续往A点的方向运动到A点后再返回,求整个运动过程中PQ为6cm时t的值.

22.
如图:已知OB⊥OX,OA⊥OC,∠COX=40°,若射线OA绕O点以每秒3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射线OC绕O点每秒10°的速度逆时针旋转, 两条射线同时旋转,当一条射线与射线OX重合时,停止运动.
(1)开始旋转前,∠AOB=______________
(2)当OA与OC的夹角是10°时,求旋转的时间.
(3)若射线OB也绕O点以每秒2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三条射线同时旋转,当一条射线与射线OX重合时,停止运动.当三条射线中其中一条射线是另外两条射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时,求旋转的时间.
(1)开始旋转前,∠AOB=______________
(2)当OA与OC的夹角是10°时,求旋转的时间.
(3)若射线OB也绕O点以每秒20°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三条射线同时旋转,当一条射线与射线OX重合时,停止运动.当三条射线中其中一条射线是另外两条射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时,求旋转的时间.

23.
某市对电话费作了调整,原市话费为每3分钟0.2元(不足3分钟,按3分钟计算),调整后,前3分钟为0.2元,以后每分钟加收0.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
(1)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2)若通话时间为11分钟,请你设计两种通话方案(可以分几次拨打),使所需话费小于调整后的话费.
(1)根据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通话时间(分) | 4 | 4.2 | 5.8 | 6.3 | 7.1 | 11 |
调整前的话费(元) | | | | | | |
调整后的话费(元) | | | | | | |
(2)若通话时间为11分钟,请你设计两种通话方案(可以分几次拨打),使所需话费小于调整后的话费.
24.
如图,在方格纸中,已知线段AB和点C,且点A、B、C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1)按要求画图:①连结AC;②画射线BC;③画点A到射线BC的垂线段AD.

(2)求△ABC的面积.
(1)按要求画图:①连结AC;②画射线BC;③画点A到射线BC的垂线段AD.

(2)求△ABC的面积.
25.
如图,已知∠1=∠2,∠3=∠E.则AD与BE平行吗?
完成下面的解答过程(填写理由或数学式).
解:∵∠1=∠2(已知),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E=∠3(已知),
∴∠3=∠ (等量代换),
∴AD∥BE( ).
完成下面的解答过程(填写理由或数学式).
解:∵∠1=∠2(已知),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E=∠3(已知),
∴∠3=∠ (等量代换),
∴AD∥BE(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6道)
解答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