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遗嘱( zhǔ) 简陋( lòu) 锐不可当(dāng) |
B.要塞(sài) 蒙昧(mèi) 悄然不惊(qiǎo) |
C.颁发(bān) 镌刻(juān ) 殚精竭虑(dān) |
D.翘首(qiào) 屏息(bǐng) 摧枯拉朽(cuī)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禁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油光可鉴 |
B.匿名 广袤无垠 美不胜收 粗制烂造 |
C.粗列 深恶痛疾 郁郁寡欢 神秘莫测 |
D.标至 和颜悦色 诚惶诚恐 好意难却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眼花缭乱。 |
B.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表达由衷的赞赏。 |
C.在演讲比赛中,张丽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
D.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得像牛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 |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观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栏目,使同学们对古典诗词有了浓厚兴趣。 |
B.身处网络时代,是否拥有健全的判断力,是一件比拥有海量信息更为重要的事。 |
C.有的同学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写作时出现了思路不清,叙述不具体,甚至无话可说。 |
D.在当前形势下,谁也不能否认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
B.这些年,我去北京必去看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 |
C.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
D.科学家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已经在矮牵牛、菊花、牡丹……等观赏性花卉中,成功地进行了花色修饰。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
B.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照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 |
C.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
D.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
7.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 B.②①⑤④③ |
C.⑤②④③① | D.②⑤④①③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宁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昧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
2.诗歌鉴赏-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直接抒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直接抒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0.
(一)阅读《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小题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 (2)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 (4)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小题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
B.蝉/则千转不穷 |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D.水/皆缥碧 |
A.四时俱备 有时见日 |
B.山川之美 若脱笼之鹄 |
C.清流见底 以其境过清 |
D.沉鳞竞跃 鳞浪层层 |
(1)晓雾将歇(___________) (2)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 (4)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1.
阅读《藤野先生》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A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段中加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鲁迅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题4】文中“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中,“何尝不”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5】为什么“这一声”对“我”特别刺耳?
【小题6】“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A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的“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段中加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鲁迅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小题4】文中“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句中,“何尝不”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5】为什么“这一声”对“我”特别刺耳?
【小题6】“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2.
综合性学习。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别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分析数据材料。为了更好地开展这次活动,活动小组从网上查找了某市有关被动吸烟的调查统计数据。

(1)请你分析这组数据材料,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现场劝阻活动。5月31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
(2)请你根据上面材料内容,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围绕“有效劝阻别人吸烟”的主题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分析数据材料。为了更好地开展这次活动,活动小组从网上查找了某市有关被动吸烟的调查统计数据。

(1)请你分析这组数据材料,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现场劝阻活动。5月31日,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到长途车站对吸烟者进行现场劝阻。候车室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正在一边咳嗽一边吸烟。
(2)请你根据上面材料内容,上前对老大爷说几句劝阻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