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2011-2012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6222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选择题(共9题)

1.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有导气、{#blank#}1{#/blank#} .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blank#}2{#/blank#} ;若要证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blank#}3{#/blank#}  .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blank#}4{#/blank#} .

a.NaCl溶液b.酸性KMnO4c.FeCl3d.Na2S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学式是{#blank#}5{#/blank#} .

(5)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如图2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blank#}6{#/blank#} ;

②气体X不可以是{#blank#}7{#/blank#} (填序号).

a.CO2       b.O3     c.N2     d.NO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lank#}8{#/blank#} 

2.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有导气、{#blank#}1{#/blank#} .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blank#}2{#/blank#} ;若要证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blank#}3{#/blank#}  .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blank#}4{#/blank#} .

a.NaCl溶液b.酸性KMnO4c.FeCl3d.Na2S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学式是{#blank#}5{#/blank#} .

(5)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如图2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blank#}6{#/blank#} ;

②气体X不可以是{#blank#}7{#/blank#} (填序号).

a.CO2       b.O3     c.N2     d.NO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lank#}8{#/blank#} 

3.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有导气、{#blank#}1{#/blank#} .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blank#}2{#/blank#} ;若要证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blank#}3{#/blank#}  .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blank#}4{#/blank#} .

a.NaCl溶液b.酸性KMnO4c.FeCl3d.Na2S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学式是{#blank#}5{#/blank#} .

(5)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如图2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blank#}6{#/blank#} ;

②气体X不可以是{#blank#}7{#/blank#} (填序号).

a.CO2       b.O3     c.N2     d.NO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lank#}8{#/blank#} 

4.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有导气、{#blank#}1{#/blank#} .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blank#}2{#/blank#} ;若要证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blank#}3{#/blank#}  .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blank#}4{#/blank#} .

a.NaCl溶液b.酸性KMnO4c.FeCl3d.Na2S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学式是{#blank#}5{#/blank#} .

(5)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如图2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blank#}6{#/blank#} ;

②气体X不可以是{#blank#}7{#/blank#} (填序号).

a.CO2       b.O3     c.N2     d.NO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blank#}8{#/blank#} 

5.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blank#}1{#/blank#} .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若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blank#}2{#/blank#} .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B:{#blank#}3{#/blank#} ,D:{#blank#}4{#/blank#} .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blank#}5{#/blank#} ,D:{#blank#}6{#/blank#} .

(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示SO2有较强的还原性.{#blank#}7{#/blank#} .

6.

下图是一个由多个相同小正方体堆积而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图中所示数字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7.

如图制取SO2并验证SO2性质的装置图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①中为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现象为{#blank#}1{#/blank#} 实验证明SO2是{#blank#}2{#/blank#} 气体

(2)②中为红色品红溶液,现象为{#blank#}3{#/blank#} 证明SO2有{#blank#}4{#/blank#} 性

(3)④为紫红色高锰酸钾,实验现象为{#blank#}5{#/blank#} 证明SO2有{#blank#}6{#/blank#} 性.

(4)⑤的作用{#blank#}7{#/blank#} 反应方程式 {#blank#}8{#/blank#}  .

8.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blank#}1{#/blank#} 位.{#blank#}2{#/blank#} 增长过快,{#blank#}3{#/blank#} 供应不足,生产水平落后,开垦草地和森林,致使{#blank#}4{#/blank#} 恶化,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简单总结为:{#blank#}5{#/blank#} 、{#blank#}6{#/blank#} 、{#blank#}7{#/blank#}  问题.解决途径:{#blank#}8{#/blank#} .

9.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blank#}1{#/blank#} 位.{#blank#}2{#/blank#} 增长过快,{#blank#}3{#/blank#} 供应不足,生产水平落后,开垦草地和森林,致使{#blank#}4{#/blank#} 恶化,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简单总结为:{#blank#}5{#/blank#} 、{#blank#}6{#/blank#} 、{#blank#}7{#/blank#}  问题.解决途径:{#blank#}8{#/blank#} .

2.单选题(共2题)

10.
如图,若A是实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则关于a,-a,1的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a<1<-aB.a<-a<1C.1<-a<aD.-a<a<1
11.
某居民小区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对该小区100户家庭的节电量情况进行了统计, 4月份与3月份相比,节电情况如下表:则4月份这100户节电量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节电量(千瓦时)
20
30
40
50
户 数
10
40
30
20
 
A.35、35、30B.25、30、20C.36、35、30D.36、30、30

3.填空题(共3题)

12.
请你写出一个满足不等式2x-1<6的正整数x的值:________.
13.
若a+b=0,则a与b互为_________________。
14.
如图,同样高的旗杆,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______________。

4.解答题(共5题)

15.
、计算:〔÷(-)+0.4×(-〕×(-1)
16.
解方程:-=1.
17.
李小明有存款600元,张亮有存款2000元,从2012年1月开始,李小明每月存500元,张亮每月存200元,不计利息,试问至少几个月后,李小明的存款能超过张亮的存款?
18.
某粮店有大米a吨,第一天售出,第二天售出余下的.
(1)用代数式表示该粮店剩余大米数;
(2)当a=50时,求代数式的值.
19.
为配合今年的“养成教育年”活动,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将调查结果分析整理后,制成了下面的两个统计图.

其中:A:能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而且还会考虑垃圾的分类 
B: 能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但不会考虑垃圾的分类
C:偶尔会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
D:随手乱扔垃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课外活动小组共调查了多少人?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如果该校共有师生1200人,那么随手乱扔垃圾的约有多少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