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诺言/偌大 榆树/忠贞不渝 漉酒/饥肠辘辘 |
B.波澜/谰语 行辈/本色当行 狡猾/油腔滑调 |
C.绽开/沉淀 横渡/涕泗横流 纤细/屡见不鲜 |
D.苑囿/苗圃 嘹亮/穷困潦倒 恶心/深恶痛绝 |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 可爱的茎叶,有娇嫩 的花朵,有 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茎(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从遥远的古代,莲在我国各地就被广泛种植,给祖国大地增添了清丽柔和的 。
A.婀娜 雅致 沁人心脾 色彩 |
B.袅娜 精致 感人肺腑 色彩 |
C.婀娜 精致 感人肺腑 色调 |
D.袅娜 雅致 沁人心脾 色调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托她买两本书----《骆驼祥子》和《名人传》,她满口答应了。 |
B.他感激的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
C.看到招生简章,她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了《速效减肥训练班》。 |
D.2018年春晚节目种类繁多,有相声啊、小品啊、歌曲啊、舞蹈啊……真是精彩极了! |
5.
(2017年中考湖北黄石卷)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6湖北园艺博览会”在我市的成功举办,大大发展了黄石在全国的知名度 |
B.孩子们呵着冻得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一起来塑雪罗汉 |
C.端午节那天,来阳新莲花湖观看龙舟大赛的观众将近一万余人 |
D.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
6.
(题文)(2017届中考江苏徐州卷)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 “密州出猎”是题目。 |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下列小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_________)
⑵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
⑶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5】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_________)
⑵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
⑶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无丝竹之乱耳。 |
C.王曰:“善。”乃下令 问今时何世,乃不知有汉。 |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者 |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 |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
C.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 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
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5期)
【小题1】文章引用朱自清散文《春》中的语句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⑥⑦段,选出对两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 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
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5期)
【小题1】文章引用朱自清散文《春》中的语句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小题2】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⑥⑦段,选出对两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春天从来不到高山驻足,春天到达海边的时间较晚,这是高山和海滨成为避暑胜地的根本原因。 |
B.热空气上升,高空高太阳又近,所以气温应该随地势升高而增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
C.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而是先把地面烤热,所以空气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距离地面的高度。 |
D.春天迟到海边的原因是有两个:一是海水温度变化较慢;二是海风吹来吹去,影响气温。 |
5.语言表达- (共2题)
10.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在感情中,你付出真诚,你会发现友谊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在感情中,你付出真诚,你会发现友谊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